内    容: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先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及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的载体,其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功能日益显现, 并成为各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内生动力。东莞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8月出台了《东莞市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办法》,截至2016年底,东莞已获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8家,省级21家,市级46家,其中综合型孵化器36家,专业型10余家。

  孵化器数量增长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东莞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孵化器数量的快速增长,孵化机构服务同质化、专业服务能力不强、创业创新氛围不足、专业服务人才稀缺等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孵化器的发展就需要根据东莞产业结构特色,结合个街镇产业特点,走专业性、差异化发展道路。这有利于提升孵化器服务能力,提供更专业孵化服务。有利于推动街镇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建    议: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式发展具有区域化、专业化和链条化的特点,孵化器相对集中在具有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环境优势和交通优势的区域,例如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区、南城、大朗、虎门等。东莞市大部分孵化器的定位是针对某一特定产业的专业孵化器,但是,由于受限于经营成本、区域、服务机构、人才等因素,导致孵化器专业性服务能力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各街镇产业优势,建议政府统筹规划,结合各街镇产业特色,以街镇为单位重点扶持一家或多家专业型孵化器,引进产业上下游企业,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打造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提升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同时综合考虑各街镇承接产业发展的辐射区,合理布局,引导孵化器良性发展。

  2、加强分析和引导,探索发展新兴产业。孵化器要实现专业化,首先要对新兴产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因为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其次要认真研究当地的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市场以及资金等因素,才能精准定位。而要进行相关研究,单靠孵化企业自身的资源是很难做到的。建议由东莞市政府牵头并划拨专项经费,结合东莞市科技局,东莞市中小企业局,东莞理工学院,各镇街经信局和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成立东莞市新兴产业孵化研究小组。借助行业专家,学者等“外脑“的力量,对符合未来东莞转型升级需求的新兴产业,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物联网、智慧城市,电子竞技产业展开深入研究。把产业概况,产业价值链构成,投资热点等资讯客观具体地呈现。同时,针对某具体产业,组织孵化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同参与科学、系统的产业调研。所有研究报告,无偿提供给孵化企业参考,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优势的特定专业领域。

  3、完善人才政策,提升服务能力。目前东莞市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这些政策重点针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的高端人才,只有极少数高端人才可以享受到较多的优惠政策,而对产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中端人才,特别是对于孵化器行业,很多急需的有能力的人才,都是通过自身实践培养起来的,却没有高学历和职称,由于受条件限制这些人很难享受到人才优惠政策,其诉求容易被忽视。很多中端人才由于难以承受高房价和孩子就学难而选择去其他行业就业,人才问题成为当前困扰孵化器发展的难题之一。政府应当通过针对性的人才优惠政策如适当增加孵化器人才子女入学名额,吸引和留住人才, 培养一批专业的孵化服务人才,完善孵化器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提案者: 黎磊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