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年来,东莞市火灾形势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火灾集中发生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二是“三小”场所、住宅宿舍、“分租式”厂房是火灾多发场所,且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三是新经济形态催生的火灾隐患开始出现,与历史遗留问题一起形成新老问题交织的严峻局面。

  未来5年,东莞市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倍增计划”引领的集约发展以及智能制造业的成长,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新的消防安全风险呈现出的结构新、基数大、分布散等特点,亟需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进行防控。

  智慧消防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政府、消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实时发现和消除消防隐患,实时监测火情、联动多种形式消防力量扑救火灾。其建设主要分三步,一是全面开展城市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利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分色预警,突出数字化灭火救援应急预案编制应用。二是建设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依托“智网工程”平台,构建全域覆盖、动态监控的消防管理网,推广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简易喷淋等设施,强化技防措施。三是构建多级实战化灭火救援指挥调度平台;推广建设镇级作战指挥中心,依托城市公共信息系统建立消防一体化应用平台,健全完善区域联防机制。


建    议:

  一、全面开展城市消防安全风险评估。

  目前,我市已在消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推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建立,开展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建议,在2017年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经验开展评估,在评估方式上,由市消安委组织成员单位提出需求,再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与政府、部门协同开展评估,并提出问题及对策报地方党委政府争取支持。在评估层次上,分全市性、区域性、行业性及高危单位4个层次,先总后分、先急后缓开展评估。在评估机制上,推动建立定期评估制度,以利于及时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降低全市火灾风险。在评估结果应用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分色预警,制定科学的火灾防控措施,优化城市消防站、市政消火栓、战勤保障点分布,合理编制数字化灭火救援应急预案。

  二、建设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

  目前,我省已有深圳、佛山、珠海、惠州、江门、汕头、茂名、清远、汕尾、韶关、阳江等11个城市建成该系统并投入使用。我市在大朗、东城建设试点,现已接入19家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家“三小”场所。

  一是依托市“智网工程”平台,将“三小”场所、出租屋纳入监管体系,按市、镇、村(社区)三级经费保障方法,制定出台东莞市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构建全域覆盖、动态监控的消防管理网。

  二是通过市政府拟采取购买服务方式,采取市政府投资运营或购买第三方中介服务的方式,完善配套文件及规定,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火灾高危单位接入系统,整体提升单位火灾防范水平。

  三是融合物联网技术,推进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网格员远程智能监控。同时,逐步扩大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应用范围,提升单位技防物防水平。

  三、构建多级实战化灭火救援指挥调度平台

  目前市级消防作战指挥中心每年接警量达6万余起,但由于机房设备建成时间较早,硬件性能落后,全市所有政府专职队的数据资源都无法接入指挥系统,给灭火救援指挥调度造成了较大困难。

  一是建议市发改委尽快对市级指挥中心改造项目进行立项,落实专款,逐年改造,完成模块化升级建设。并由市电子政务办和市公安局协同推进软件系统建设。

  二是建议依托城市公共信息系统建立消防一体化应用平台,利用“智网工程”指挥调度中心,统筹开展镇级指挥调度中心和村级指挥调度工作站建设,加快构建市、镇、村三级指挥调度平台,将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纳入调度系统,健全完善区域联防机制。



提案者: 苏炜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