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年来,随着东莞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力度促进东莞产业升级与转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东莞的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为东莞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绿色GDP。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东莞有着巨大潜力的旅游市场,充分结合东莞市山区生态、水乡特色、客家文化等文化分片特点以及新兴的生态农业、工业旅游等规划特色,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促进东莞由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从而更好展示城市形象。
东莞是省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岭南文化与广府文化的代表,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与民俗文化资源,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名胜古迹。截至2013年,东莞有国家A级景区12家,其中4A景区有7家、3A景区4家、2A景区1家,拥有的A级景区数量在珠三角居第三位。但从整体来看,市内高品位的历史人文资源较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缺乏开发与规划,景点资源分散,交通也不便捷,资源整合较差。因此,东莞市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布局旅游资源,坚持全市一盘棋,以长远的眼光,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旅游业。
建 议:
一、市委市政府应全局规划,明确东莞市旅游业发展目标,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结合我市“东山、西水、南海、北江、中城”的资源格局,打造“一心四区三带六枢纽”旅游空间格局,以统筹各镇街旅游资源,优化资源整合、分配,指导各区域完善配套公共设施。
二、充分挖掘各地区旅游资源,可利用水乡片、山区片、丘陵片的资源优势发展不同的旅游项目,并将诸如桥头荷花节、道滘美食节、东坑卖身节等节庆利用起来,合理统筹以形成多样的特色以适应不同人群。此外,作为东莞市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名城,东莞还可积极探索工业旅游模式。相关部门可考虑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市内外旅行社或其它旅游中间商发展东莞游业务。
三、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联结旅游资源。形成完整的交通线路、指引方案,精选特色旅游线路,充分利用已有公园、绿道等优质资源,从点到面实现旅游区域的全面覆盖。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东莞城市形象。积极参加国家、省组织的旅游推介活动,突出东莞旅游特点和优势,提升东莞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外来客。市统筹各区域、镇街重点宣传地方性旅游优势项目。各镇街制作本地旅游景点、文化宣传资料,通过电视、互联网、报刊、户外广告等渠道广泛宣传,展现各镇街旅游特色。
五、继续“互联网+旅游”战略。启用“无线东莞”WiFi,实现全市主要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打造“无线”旅游城市。深入实施“智慧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分步开展东莞智慧旅游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支持旅游企业通过网络平台拓展销售,鼓励旅游商品企业通过“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
六、加大力度整顿酒店业、餐饮业,利用东莞星级酒店优势,发展与旅游资源配套的主题酒店,促进传统酒店转型升级。继续提升酒店服务水平,推进商务会展业等吸引外来人员的行业发展,间接带动旅游人口的基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