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据东莞市政府网站公布,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市常住人口约8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191万人,分布在下辖的4个街道、28个镇,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92人,在广东省各地级市中居第一位。作为全国制造重城,以外来人口为主的人口结构,决定了公共交通是大部分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出行的首选工具,同时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也符合政府一贯倡导的绿色出行方式。但依然有很多市民为公交出行所困扰,缘于东莞市公共交通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不良现状:

  一、东莞通作为市民期望的便利出行工具,升级后仍然有部分公交车不能使用刷卡服务,而且东莞通充值网点覆盖少,充值不方便,跨市公交更是不可能刷公交卡。以至于东莞通使用率不高,其所带来的便利性未见成效。

  二、“招手即停,随叫随停”式乘车依旧随处可见,每逢节假日肆意涨价、拒载、甩客、不进站、车厢内环境脏乱差、服务态度恶劣等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私营承包的跨镇公交车,由于线路经常是涉及多个镇街区域,致使乘客遇到不公正对待时缺乏有效投诉渠道。

  三、近年随着东莞城市的快速发展,公交覆盖区域及容量也在快速扩张,线路增多,站点也增多了,但是有些新增站点只是简单地用水泥铺了站台,有的站点仅有一块简单的公交线路指示牌,连候车站台也没有,更别说遮雨棚和候车椅了,为乘客、尤其是特殊乘客候车,以及在特殊天气候车带来极大不便。

  四、在手机APP横行的同时,也让广大市民体验到了信息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高效,城市公交作为市民每天使用的工具,也应该思考如何利用新兴科技创新服务。


建    议:

  一、提高“东莞通”的使用率和便利性。

  扩充东莞通覆盖路线和服务点,覆盖全市全部车型和线路,鼓励便利店等开设东莞通充值业务,多渠道设立充值网点,以方便广大乘客。对于市民常用的生活缴费项目和消费地点,开通东莞通付费渠道。从而使“东莞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莞通。

  二、严格管理私营公交车,达到标准化运营。

  一是明确要求。对公交乱象提出明确的整治要求,如规范收费,设置合理透明的收费制度并随车公示,政府与乘客双向监督,杜绝乱收费现象;规范上落客行为,统一公交车外观,站台建设要有识别度,明确候车站点位置,严禁乱停车、随意上下客现象发生;实施职业化服务,规范公交系统从业人员职业规范及操守,严格岗前培训及各种在岗学习制度,确保职业水准,提升服务标准。二是严厉惩处,统一部署投诉渠道,对于投诉线索要能切实追查落实,并查处责任到人,查实投诉内容后要严厉惩处。

  三、公共交通站台硬件升级与维护。

  一是站台候车座位。对已有候车椅的站点,解决候车椅太矮的问题,没有候车椅的站点,根据情况增设候车椅,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二是设置站台遮雨棚,起到挡风、遮雨、遮阳的作用,提升市民候车的便利性;三是定期清洁站台,特别是特殊天气后(如雨天后),要求增加清洗次数,确保公交站台的卫生。

  四、公交系统信息化,打造公交线路APP。

  设置全市公交线路查询及实时位置查询APP客户端,使市民能够通过手机实时掌控公交车发车、到站时间及公交路况,方便乘客选择乘车线路。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