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港澳工作大市,改革开放以来,莞港澳合作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市面临着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此关键时期,如何打好“莞港澳合作”这张牌,也成为影响我市转型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但香港、澳门存在较大的差别,中央和省关于港澳工作的安排也各有侧重,莞港合作的思路、模式与措施不能简单套用到莞澳合作中去。
过去,莞港合作关注度较高、成效较大,而莞澳合作亮点不多、经验不多。分析原因,主要问题出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深圳、广州、珠海、中山等地区,得益于自贸区政策和《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在对澳工作上具有先发优势,反观东莞,无论战略高度、政策环境还是载体平台均相对落后。二是相对澳门宽松的营商环境,我市准入门槛过高、审批程序繁琐、配套政策不足等因素限制了澳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我市投资。三是对澳门产业特点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在合作思路、方式上照搬香港经验,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四是我市对澳工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构,呈现多头对接,资源分散,信息传递效率低等问题。
当前,粤澳合作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中央、省出台了一批有利于推动两地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步伐不断加快,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下来粤澳合作将揭开新的历史篇章,深化莞澳合作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莞澳合作水平。
建 议: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全市对澳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莞澳合作年度计划,设立专责小组,设立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夯实对接基础,凝聚合作共识。
二是构建“海外-澳门-横琴-东莞”一体联动、双向进入的合作格局。积极联合澳门相关机构推动优质海外企业以澳门为基地开拓国内市场、对接国内资源;积极联合澳门相关机构面向市内开展定向招引,推动优质民营企业以澳门为基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鼓励其利用中央赋予澳门的优惠政策返程投资内地。对东莞企业赴澳门设立投资公司、贸易公司、科技中介等,参与莞澳合作的,补贴公司注册开办费用。在与澳门深化合作的同时,加强与横琴自贸区的对接合作,承接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
三是积极拓展澳门和葡语国家的优质消费品进口。把握大陆市场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利用澳门和东莞的相关专业展会、专业协会和贸易促进机构,并借助电商包括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推动东莞企业通过澳门对接海外特别是葡语国家的优质消费品货源,积极将东莞打造成为澳门和葡语国家优质消费品进口的集散中心,特别是食品酒类饮料农产品的展销、加工中心。
四是积极搭建莞澳两地民间互动交流平台。支持相关协会、智库举办莞澳合作发展论坛,邀请两地行政机构、立法机构、金融机构、商会协会、龙头企业、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代表组织深入研讨,向相关机构提出政策建议,配合进行舆论宣传,推动相关合作获得各方认同、顺利启动实施。
五是积极调动镇街园区力量参与莞澳合作。综合考虑各镇街园区的优势、需求和意愿,组织开展一系列莞澳合作专题双向对接活动。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重点领域合作的起步地区、重点项目落户的承接地区,充分发挥地方党政在具体合作中的组织推进作用与协调保障优势,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镇街园区承担专项工作的,给予资助奖励扶持的资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