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消防安全是涉及千家万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升级转型的稳定剂。我市经历三十多年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消防安全风险凸现,消防隐患非常严重,消防形势异常严峻。截至今年8月份,全市共发生火灾1028起,造成14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539万元。特别是“6.24”厚街伟易达和“8.14”大朗火灾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市消防安全存在的短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尚未得到全面落实。部分镇街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职能部门行业监督管理职能缺失。

  (二)历史欠账问题较为突出。先天性火灾隐患存量庞大,全市有近50万家(栋)出租屋、“三小”场所;执勤消防站建设与规划要求差距明显,目前我市投入使用执勤消防站仅有68个,完成率仅为52.7%。三是市政消火栓建设数量和质量较为滞后,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全市尚缺建2458个市政消火栓。

  (三)专业消防能力不足,一是立沙岛石化区消防安全管理形势严峻。立沙岛石化区已获批建设化工品储罐612座,是广东省十大危险化学品重点区域之一。但仅建有1个特勤消防站,配备2艘消防船、10台执勤车辆和50余名消防人员;轨道交通灭火救援能力匮乏,我市R2号线已正式运营,但尚未建立专业的轨道交通消防队伍。

  (四)消防装备设施配套不到位,目前尚缺各类消防车33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5840件(套)、灭火器材1702件(套)、抢险救援器材3914件(套);根据公安部和省消防安全委员会要求,我省要全面推广建设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我市尚未启动该系统建设。

  (五)公众消防意识不到位,大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仍较淡薄,较多群众仍不掌握基本的防灭火、逃生自救常识。

建    议:

  一、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将消防安全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把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逐级落实责任制;加大火灾事故追责力度;强化政府、部门、单位、公民等多方的消防主体责任;推动社会单位逐步形成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管理架构;积极探索将消防安全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中。

  二、夯实公共消防安全基础。高水平编制全市消防专项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统一,确保消防设施的用地落实;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保养,确保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设施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大力推动市级消防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建设;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和灭火应急救援装备、器材配置,尤其要增加满足特殊复杂火灾扑救需要的高精尖装备和微型消防站用于初期火灾扑救的实用装备配备;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力度,明确相关部门的市政消火栓建设、维护、管理职责。

  三、推进消防安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完善单位自主负责、监管部门依法监督、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隐患;着力关注“三小”场所、出租屋、用途改变的厂房、立沙岛石化区、轨道交通、大型综合体、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重点领域的消防安全;全面推广建设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和消防指挥通信系统的升级改造;大力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健全灭火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社会联动机制;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加快《消防法》配套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地方消防条例或出台《消防法》实施办法。

  四、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要以提高全民消防素质为立足之本,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消防安全公益宣传,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科普教育基地、体验场馆以及基层社区(农村)的宣传栏等平台的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科普、普法、就业培训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志愿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探索将消防宣传纳入购买公共服务范畴,实行业务外包、市场化运作,增强宣传活力,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