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是中国加工制造业的核心重镇之一,在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的大背景下,分析研究如何积极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东莞市为加快经济社会双转型,对五大支柱产业中的造纸产业进行“两高一低”产能淘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动造纸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动力,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东莞市造纸产业作为广东的工业支柱,其存在及发展有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和运营模式;东莞的造纸企业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浪淘沙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理顺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抓住历史的机遇,探索造纸产业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计划整治与引导退出“两高一低”企业名单通过审议后,目前整治与引导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大量产能偏低的造纸企业退出,对于其他保留下来的造纸企业来说绝对是个警示,对于东莞造纸业污染防治整体工作来说绝对是个促进。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2015年本)已明确规定,纸浆制造、造纸(包装纸、文化纸、新闻纸、生活用纸及纸板制造)都属于东莞禁止发展的产业,现有造纸企业不得增资扩产,所以东莞造纸行业未来发展只是做强,不是做大。作为东莞支柱产业之一的造纸产业,自动化水平领跑全国,为其进行转型发展准备了条件。促进造纸产业适应时势变化,一方面加快环保技改,提升产业能效,让造纸产业与环境融合更和谐;另一方面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与产业模式,力争开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目前,造纸行业所面临的发展条件在逐步向好。造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迫使部分中小企业退出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增产能对行业供给造成的压力,有利于企业的自主提价行为。对于大型造纸企业而言,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望获得新的市场份额。同时,受造纸行业需求较弱的影响,原材料价格在低位振荡,缓解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压力。落后产能的淘汰将为造纸行业的发展扫清障碍,而先进产能的补充和替代将给造纸行业带来新鲜的血液和动力,这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形成良好的行业循环。
建    议:
  1、我市应树立建设发展造纸自动化科技意识和理念,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造纸行业、造纸企业、高校院所和民间培训机构等各类主体协同推进,加快建设一批造纸自动化科技园、研究院、专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等各类型创新载体。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把造纸自动化科技发展创新载体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从优惠政策、土地规划、科技资金等方面提供保障。应鼓励造纸自动化新型技术发展,通过财务补助、项目扶持、考核认定等形式,引导造纸自动化科技创新载体发展,增强科技成果转化。
  2、提升环保技术促可持续发展,倡导生产绿色低碳,绿色制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生产成为主流。我市造纸的原材料来自于工业包装、日常生活等渠道的废纸,进行回收、加工与生产,完成了废纸到纸品的蜕变。造纸难免产生一定的污染,不过我市造纸产业整体而言属于环保型产业,废纸造纸具有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清水和化工原料消耗等优点,利用1吨废纸造纸与使用1吨木材造纸比较,前者可节约3.5立方米的木材、600度电、40吨水,还可以减少各种废物的排放。
  3、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联合造纸行业实施高技能造纸自动化、环保技术类人才重点培养、扶持学院专业发展、技能鉴定改革发展、职业技能竞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企业首席技师津贴等措施,实现造纸行业人才持续发展,促进我市人才结构的提升。

提案者: 刘伟锋

经信局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2017011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伟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造纸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推动造纸企业科技环保发展的建议》(第20170112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促进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结合您在提案中对推动造纸科技环保发展的宝贵意见,经我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技术改造、全面实施机器换人,促进造纸及纸制品业转型升级。
一是我市于2013年出台了《东莞市促进造纸及纸制品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从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和完善创新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以实现造纸业从低技术高数量型向高技术高质量型转变。其中技术改造方面: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引进转型升级需要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尤其是优质高效、自动化及数字化程度较高的造纸生产设备;推进现有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与新工艺、新材料有机结合,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加快推进造纸生产数字化改造,认定两化融合标杆示范企业,发挥标杆的示范作用,带动全行业生产力提升。重点推行计算机辅助研发软件和制造过程控制管理软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造纸产业在技术、工艺、性能、品种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建设和完善创新服务平台方面:进一步完善东莞虚拟科学院中堂工作站、中堂电子商贸资讯网,支持中堂造纸技术协会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产业规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新产品设计、新标准制定等公共服务;支持组建、完善行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广东省造纸产品监督监测站(东莞站)、国际造纸设计研发院、东莞市造纸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整合组建高标准现代化、国际化造纸产业综合平台。
二是实施“机器换人”专项计划。为解决制造企业生产工艺装备落后、用工成本高的难题,我市自2014年起实施“机器换人”专项计划,支持企业用自动化、数字化装备替代人工,降低生产成本。85.6%),2016 年我市机器换人申请项目达到1180个,拉动完成技改投资332.99 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全省高11.2 个百分点,比珠三角水平高5.8 个百分点。“机器换人”专项计划的实施,大大加速了东莞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进程。
二、全面推进造纸企业整治关停工作,优化造纸行业产业、产品结构
一是大力推进“两高一低”企业整治与引导退出工作,全面关停小规模造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通过政策引导、财政奖励、环保倒逼等手段,成功推动水乡经济区53家年审批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下的包装纸生产企业和年审批生产能力在5万吨以下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退出,淘汰造纸产能523.66万吨。造纸及纸制品业在“两高一低”引退政策引导下,完成了新一轮的行业洗牌,2015、2016 年行业增速、占比、贡献率均低于2014年水平,但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去库存、降成本成效明显。2016年1-11月,202 家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93%,比全市水平高38.53 个百分点,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47.13 个百分点。
二是推进中堂环保专业基地的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限期完成建设集中监管、集中供热、集中治污,将园区建设成为造纸工艺、热电联产、三废集中治理、造纸自动化的教育、研发、制造的现代化基地。
三是推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水乡地区造纸行业工业锅炉能效提升工作,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施升级改造,提升绿色清洁生产水平。继续加大电机能效提升及注塑机节能改造政策及技术推广力度,开展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定期公布“领跑者”企业和能效标杆值。
四是制定造纸行业环保节能准入条件。在贯彻落实《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2015年本)》及满足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对已获准原地保留的造纸企业申请改扩建项目提出了不允许增加生产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执行现役源“减量替代”、在能耗方面实施等量替换或者减量替换等八项环保和节能方面的规定。通过制定完善造纸行业的准入政策,引导企业在不增加污染排放或增产减污的前提下开展技改升级和引进先进生产线,进一步提升行业环保管理水平,实现我市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该行业的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发展。
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我市近年出台了《东莞市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东府〔2015〕112号)、《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东府〔2015〕110号)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施十项行动计划,激发企业、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科技社团、鉴定机构培养技能人才积极性,构建较为完善的职业培训鉴定体系,将东莞打造成技能人才集聚之地。
二是贯彻落实《水泥、陶瓷、蔗糖、造纸行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和行动计划》,下来将积极组织造纸企业高管、技术骨干人员开展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升专题培训。鼓励企业开展在职培训、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办技术人员定向培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办理单位: 经信局,环保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