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作为深莞对接的桥头堡,融合进程正在加速。黄江镇由于受毗邻深圳的区位优势影响,承接深圳市产业外溢辐射作用日益明显。

  一、总体规划指引

  据了解,《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莞惠地区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深莞惠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等相关规划,珠江口东岸都市区将以快速轨道网为依托(涵盖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地铁、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多条黄金区域走廊的打造,其中深圳特区-宝安、光明、松山湖、东莞市区高新技术产业走廊,也称“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新区—深圳大学城—深圳高新区—香港”粤港合作创新区,它是与东莞息息相关的四条黄金走廊之一。

  东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积极响应以上发展战略,该规划要求以寮步、松山湖方向,经黄江城市发展带,对接深圳光明新区。据了解,黄江镇于11月29日召开的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黄江镇总体规划(2016-2030)》中提出“受深圳居住效应的外溢,黄江土地价值不断上价,需要积极谋划,对接深圳外溢……规划形成西环路—生态路,作为新公常路,作为平行公常路的第二条南北向干道,与深圳光明新区对接”。

  二、铺设的必要性

  一是在新公常路的两侧,有在建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华南师范大学黄江附属学校,有拟落地的碧桂园科技小镇,区域间重大项目的建设发展迫切需要道路系统来支撑。

  二是宏观上的东莞承接深圳产业溢出、居住溢出需要高标准完善的道路系统支撑。同时该道路还与当前规划中的松黄路连接,可构建松山湖--黄江—深圳的快速通道,可进一步打通我市总体规划中的松山湖—黄江—深圳光明新区产业走廊。

  三是作为深圳的后花园,黄江还拥有如黄江黄牛埔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等丰富的生态旅游景点,已成为东莞市城市名片,有必要以便利的交通通道将之连接。
  
建    议:
  新公常路与深圳的对接由规划建设中的黄江西环路南行接建设中的生态路再沿生态路南行,通过生态路延长线连接深圳公明北环路,其中黄江境内的西环路、生态路及延长线段长度约12.7公里,深圳段约5.7公里。据悉,该对接设想也得到深圳市交委的认可,深圳市交委认为目前东莞黄江片区与光明新区仅依靠老公常路连接,已明显滞后当前发展的实际。公明北环路(即新公常路)作为老公常路代替道路,建设十分必要,建议东莞市交通局与该委对接,明确东莞境内衔接道路,并启动道路前期研究工作,加快立项上马建设新公常公路。

提案者: 刘志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