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龙部队工业区全称为原广州军区联勤部农副业生产基地东莞基地(下文仍称长龙部队工业区),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原广州军区房管局在原驻我镇长龙村的炮兵部队撤离驻地营房后,于空置的营房设立管理办事处,并将空置的营房改作工业用途,由办事处将土地承包给私人,再由土地承租者大规模搭建简易工棚厂房进行招商引资。据了解,经过多年开发,已逐渐形成总面积达45.3万平方米的3个工业区和1个生活区,共有企业87家。工业区行业包括五金、塑胶、家具、纸品、化工等,企业以个体经营为主。其中,第一工业区位于部队办事处驻地,占地面积约19.4万平方米,建筑物面积为7万平方米,现有34家企业,每月用水量约4000吨,主要行业为五金加工、天花板、塑胶、纸品等;第二工业区位于长龙老围村后,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筑物面积有4万平方米,现有32家企业,每月用水量约1500吨,主要行业为塑胶、家私等;第三工业区位于莞深高速公路两旁,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万平方米,现有21家企业,每月用水量约3500吨,主要行业为五金加工、纸箱、塑胶制品等;生活区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

  长龙部队工业区地块属部队所有,鉴于其特殊性质,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难以介入管理,导致工业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1、企业规模小、效益差。长龙部队工业区87家企业中占地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的有56家,占64.4%,占地面积不大于500平方米的有32家,占36.8%。工业区内企业效益较低,2015年纳税总额仅为113.9万元,2016年上半年纳税总额仅为47.2万元,且大部分企业为家庭作坊式,极度浪费土地资源。

  2、隐患较多。一是企业普遍存在无证经营情况,87家企业中,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仅有46家,占52.9%,其余企业均为无证照经营。二是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三是生产车间和仓库合为一体,部分工厂的宿舍连在一起,存在“二合一”“三合一”现象,隐患严重。四是大部分厂房结构简陋,工作环境恶劣。

  3、污染较为严重。长龙部队工业区内的很多企业不仅环保手续不齐全,而且还有废水、废气、粉尘产生,没有进行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给下游饮用水源水质带来严重威胁。污染指标如化学需氧量、总磷、总镍(重金属)甚至超百倍以上。

建    议:
  1、协调原广州军区配合地方职能部门进行常态化监管和执法,全面落实长龙部队工业区内的行政事务交由地方管理。镇相关职能部门将从整治、规范、提升三方面对长龙部队工业区进行全面整治提升,解决部队工业区低效率高污染的问题,使长龙部队工业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现整体优化提升。

  2、利用国家军事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积极与原广州军区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探索由镇政府固化承包、统一租用或购置长龙部队工业区的所有土地,对土地进行统一的管理、规划、改造、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并利用工业区靠近深圳的地缘优势,积极承接深圳优质高端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区的整体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提案者: 黄江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