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家、省、市都分别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旅游、文化、创新的政策和办法,旅游文化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加强,尤其是作为制造业名城的东莞,发展旅游文化也成为了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得天独厚。但是从东莞发展旅游文化的现状来看,“只有星星,没有月亮;只有珍珠,没有项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实现全市一盘棋,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旅游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与特色产业资源联动不足,旅游品牌影响力不强。由于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与我市特色产业资源联动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没有形成一个在市场上叫得响、叫得亮的品牌,使得东莞以旅游输出为主,旅游消费缺乏纵深,过路客多,目的地客源少,使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偏低。
(二)旅游文化资源有效开发欠缺。东莞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很多,内涵很深,岭南文化特色突出,但不同程度存在景点分布散、规模小的问题,使得我市旅游产品开发较单一、旅游产业链条较短、资源整合和开发不充分等,可以说没有能够支撑起东莞旅游业的品牌景点、景区,同时,由市统筹整合开发的力度不够,仍处于靠当地镇街单打独斗的格局。比如,石排的塘尾古村落、燕岭古采石场遗址、东江水泥厂旧址、鲤鱼洲等,均是独具特色的资源,但个体发展则体量较小、平台较低,难成大品牌,全市各景点间缺乏统一层面的整合开发。
(三)各镇街联合开发缺乏方式方法。当前东莞已出台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明晰了各镇街的旅游资源、定位、整合方式等,但各个镇街仍处于“各唱各的戏”、“单兵作战”的状态,没有形成发展旅游文化的合力,还未能产生东莞旅游发展集合效应。比如,石排与茶山的古村落文化体验区,两村早有联合发展之意,却一直缺乏牵头引导,对于如何融合发展与利用,显得力不从心。
(四)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突出表现为没有开设专门的旅游线路,旅游道路交通指示系统不完善,旅游商品特色不鲜明,不能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需求,特别是镇街旅游配套设施没跟上,比如石排的对外旅游交通网络不完善、与市里其他景点景区连接不畅。
(五)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及历史问题多。旅游项目投资效益与商业建设用地相关,但目前普遍存在建设用地不足且镇街内部难以调整用地指标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土地权属等多样的历史问题积重,比如,石排的红石山及塘尾古村落景区项目周边可建设用地较少,东江水泥厂旧址在权属方面还需进一步理清等,既制约景区建设发展的前景,拖慢开发建设的进度,又影响投资商发展信心及意向。
建 议: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旅游业,石排政协小组建议:
(一)建议结合我市特色产业资源,发展“产业+旅游”融合模式,打造我市特色旅游品牌。依托东莞国际制造名城的产业基础,以工业支撑旅游做强,以旅游促进工业转型,大力发展工业体验旅游,利用工业化的资源,延伸后工业化的产品,把东莞打造成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地,全国一流的工业旅游目的地。比如,石排的东江水泥厂旧址,作为工业遗址,既能融合“产业+旅游”,也能融合“创意+互联网”,打造文化创意旅游基地。
(二)建议结合我市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建议由市政府将旅游品牌和旅游名片的打造,列入市重大项目去推进。选择一到两处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比如石排的塘尾古村落、石排的东江水泥厂旧址等,由市政府直接统筹、投资、开发、布局和协调,将景点打造成东莞旅游业的品牌景点,成为东莞的旅游名片。利用大项目,大投资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
(三)建议我市对特色旅游项目给予倾斜,打破旅游文化项目政策上的瓶颈。针对重大旅游文化项目,可以参照“三重”项目的做法,在招商、用地、税收、证照办理等方面给予特办通道。比如,石排的红石山项目以及塘尾古村落项目在招商过程中正因缺乏用地指标而受限制,建议由市层面根据景区发展实际,对不符合现实发展需求的土地规划、用地性质等进行调整,保障用地需求,有效扩展项目的发展空间。
(四)建议我市继续加强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开通旅游专线,完善全市旅游交通道路标识系统;建设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研发中心,建设旅游购物街区,培育特色鲜明、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旅游商品;建设特色饮食街,打造地方特色餐饮品牌和餐饮名店,做靓东莞美食品牌;打造具有浓郁莞邑特色的文化旅游节目,提升旅游内涵。同时,建议对旅游景点景区丰富、有意发展旅游产业的镇街在市政道路、景区道路建设等配套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及帮扶。比如,石排镇计划将现有的红石山燕岭古采场遗址景区、塘尾古村落、原东江水泥厂、鲤鱼洲生态岛、海仔湖、潇湴湖以及中坑、燕窝旧村等整合发展,打造为集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但在对外联接的市道路交通网络、地铁枢纽、高速站点、景区之间的道路升级接驳以及基础设施方面还很不完善,希望在布局全市旅游配套设施时,能给予优先考虑。
(五)建议我市成立专门小组协助解决镇街重点旅游项目存在难题。旅游项目的落地涉及土地权属、用地指标调整、证照办理等复杂因素,若单靠镇街解决,在解决思路、推进办法、决策方面,缺乏成效,建议由市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协调小组,对镇街重点旅游项目的存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给予协调指导,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思路及建议。比如,石排的红石山项目、塘尾古村落项目、东江水泥厂旧址项目的落地推进均受以上问题困扰,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