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其随迁子女大幅度增长。而且入户东莞户籍政策放宽,二胎全面放开,户籍人口数爆发式增长。积分制入学门槛日益降低且积分制入学提供学位数的逐年增加,导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飞速增长。然而,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控编减编工作的请示》(东机编办〔2014〕3号)的精神,市编办明确要求,未来几年均按2014年核定编制,增加班级所需教师由镇街自行解决。编制数的冻结,学生人数的暴涨,临聘教师队伍应运而生。在未来几年,临聘教师问题依然会是困扰东莞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是入口不规范,导致临聘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因东莞市教育局不同意聘用临聘教师,在临聘教师的聘用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管理。在有些镇街及学校,其素质确实令人堪忧。有些镇街有些学校,因没有做到未雨绸缪,短期内教师缺员严重,只考虑“量”的问题来解燃眉之急,无暇顾及“质”的问题来把好入门关。
  二是待遇偏低,导致临聘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目前,东莞市大部分镇街临聘教师工资待遇是按照2010年市政府制定的《东莞市机关事业单位聘员管理试行办法》来执行的。临聘教师(本科)平均5.5万元/人?年包干(含单位和个人支付的社保与公积金13500多元),每月平均实发工资近3500元,此待遇与公办教师待遇相差甚远。低待遇导致临聘教师一旦发现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机会,就会不失时机地付诸实施。于是出现临聘教师转行或选择待遇高民办学校任教。近两年,沙田镇虎门港临聘教师(大部分是师范院校毕业生),经学校悉心培养后,跳槽到优质民办学校的就有13人。仅2016年7月、8月就有7名临聘教师跳槽到东华小学等优质民办学校。临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缺乏发展平台,难以提升自身素质。很多学校领导不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临聘教师。临聘教师虽然渴望培训,实际上他们获得的培训机会和资金支持微乎其微。少数临聘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绩优异,管理经验丰富,但因缺乏身份认同,无缘跻身于学校的中层队伍、骨干教师以及学科带头人队伍。
  
建    议:
  为妥善解决临聘教师问题,我们建议:
  一是建立公正的遴选机制。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成立考核评价委员会等类似机构,采取多种办法全面考核录用临聘教师。建立公正的遴选机制,使那些优秀的临聘教师能够“登堂入室”,以彰显社会的公正和教育的公平。
  二是适度提高薪酬待遇。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各镇街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实际适度提高临聘教师薪酬待遇。可根据临聘教师业绩考核分层次提薪。如沙田镇虎门港宣教文体局的考核提薪方案为:普通在岗临时代课教师年薪稍微调整,由5.5万元提高至6.5万元;教学业绩优秀的临时聘用教师年薪由5.5万元提高至8.0万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聘教师年薪由5.5万元提高至10万元。
  三是搭建良好发展平台。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督促和指导,使临聘教师在学校没有身份差异,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进修培训、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等方面与公办教师同一平台,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

提案者: 沙田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