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据了解,东莞市2016年前11个月新车上牌量为363256辆,比2015年同期增长近30%。至2016年底,东莞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20万辆。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和激剧的增加量,不但造成了主要道路高峰时段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出行越来越不顺畅,而且排放了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的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是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对我市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正以井喷式增长速度广泛渗入从消费到生产的各类产业,推进着传统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同时颠覆着人们旧有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6年,随着绿色出行、“骑行改变城市的未来”理念不断被认可,一种由第三方创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出行创新模式“智能共享单车”在中国火了!据了解,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进入第一个城市上海开展运营,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宁波、厦门等七个城市展开运营。不少城市其它运营商颜色鲜艳、随骑随用的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猛发展,不仅打通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及时补充了政府公共交通服务的不足,为都市人群提供了新的安全、便捷、智能、环保的共享出行方式,而且也增添了一道城市流动的风景,促进了城市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和文明水平的提升。
东莞素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有较好的基础,轨道交通二号线也已开通,适应形势,尽早引入,积极发展共享交通,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或城市重要节点、社区,引入第三方构建共享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通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对解决群众出行不便、行车难等问题和减少大气污染排放,促进绿色出行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示范意义。
建 议:
一、政府引导,加强规划,完善设施,创造绿色出行条件。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互联网+出行”的创新变革新思维,代表现代城市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出行和共享经济模式方向。它本质上是通过智能硬件技术,让自行车实时在线,通过"共享"模式按用户的需求对自行车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流动,标志着智慧出行。相比于政府的公共自行车,是出行观念的提升和技术引领的进步。通过社会的参与,对解决政府长期未能解决的群众短途出行及"最后一公里"问题能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虽然我市现已建成了庞大的绿道系统,并且开通了轨道交通二号线,但在一些道路上设施仍够不完善和安全,也未能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布局,还不够人性化。为此,建议政府对此新生事物多加引导,并加强规划和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为绿色出行创造更好的和方便的行车条件,最终实现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绿色低碳城市交通体系。
二、创新理念,积极扶持,创建政府、企业、市民共享单车合作共赢伙伴方式。
共享单车,目前虽由企业主导并推动,企业有其利益追求与考量,然而共享单车本身是公共交通服务的补充和减少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的有效方法,有着浓厚的公共服务色彩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为此,建议政府转变观念,做好“放管服”工作。当前,我市优先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城市商业中心重要节点、大型社区构建共享公共自行车系统,可探索不同的政府企业社区合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以实现各方合作共赢的伙伴方式。
三、规范管理,构建绿色文明出行生活方式。
共享单车,与以往城市公共自行车不同,作为一种新事物,目前管理上尚有待完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根据报道,近期在一些城市,共享单车在打通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同时,逐渐浮出一些问题: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影响市容及道路使用;占用机动车道,与机动车争抢路权,易酿成交通事故;有人恶意破坏,甚至将车扔进河涌里……这些均涉及政府公共管理内容,需要政府主动参与,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如划设固定的停车区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规范和引导用户文明骑行等,确保共享单车的持续生命力,确保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