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体现,同时也为本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我市的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有包括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内的8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大约10余万人。东莞高校为东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东莞学生的就读问题。东莞人民对东莞的高等教育基本是满意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从结构和层次上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战略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去年,为了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战略,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决定省、市共建东莞理工学院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去年九月,省、市、理工学院三方签署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共建协议。力争到2017年,到2020年,学院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实力国内前列,省内一流,在全国大学综合排名提升100位左右,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排名进入前100位;到2025年,办学综合实力在全国理工类院校排名50位左右,成为理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这个决定,必将对我市教育乃至经济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驱动,但同时,也改变了我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原有的金字塔结构。未来的东莞理工学院将是以培养研究型和拔尖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为东莞的制造业创新型发展提供优秀的研发型人才。但是作为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名市,将面临应用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再者,东莞理工学院升格为高水平大学,就意味着在招生层次上,将面向全国招生优秀的高考生,不再招生2A层次高考生,这一招生层次的改变,将带来东莞本地高中毕业生的入学难和上大学的成本增加问题。
建 议:
第一,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东莞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尽快制定应对措施。要重新布局东莞高等教育结构,打造东莞本地既有一流高水平大学,又有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要的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形成合理的金字塔型高等教育发展格局。这不仅能满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能够较好地解决东莞本地高中生希望就地入学本科院校的愿望。
第二,成立由市分管领导牵头的东莞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领导小组。吸纳发改局、教育局、政策研究室、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提出东莞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方案,经市委市政府决策认可后,纳入东莞十三五规划之中,形成未来几年东莞高等教育发展指南。
第三,优化结构,分类管理。形成能够较好满足东莞人才需求金字塔结构优势。首先,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主阵地,全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培养研发型拔尖人才;其次,提升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办学规格和层次,全力打造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广东省知名的普通本科院校,着力培养能够满足本地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较好地解决东莞理工学院升格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之后带来的东莞本地高考生升入普通本科的入学难问题;第三,加强对广东科技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等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管理,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大批应用技术型人才;第四,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主阵地,整合创新学院、技术师范学院等,加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管理,打造东莞本地高职优势。
第四,成立东莞市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市委市政府对高校的领导。该机构直接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领导,一方面负责贯彻落实东莞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另一方面,协调和管理本地高校的工作。特别要加强对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和师资队伍引进等方面的领导,以便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适应。如东莞理工定位到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培养智能制造等理工科拔尖人才,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中大新华、广东科技等就应以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商科人才的培养为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学院等培养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