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24日,东莞市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当年广东省唯一一个荣膺此称号的创建城市。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反哺林业、生态促进转型”,将东莞定位为“国际制造名城 现代生态都市”,通过大规模、跨越式国土绿化建设,做好山、水、城、林四篇文章,逐步实现城市与生态的均衡发展,目前已建成14个森林公园、14个湿地公园、1287处休闲游憩绿地,以及长达955.9公里的城市绿道,有效提升城市品位,也带动了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在全力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同时,我市也全面加强各生态公园、森林公园内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标识牌体系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方便了游客来莞休闲度假,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游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随着各生态公园、森林公园游客的增加,特别是外地游客的增长,使得各公园标识牌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而目前,我市各生态公园、森林公园标识牌存在着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以完善。

  
建    议:
  一是统一标准推行规范化管理。目前各公园的标识标牌还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如公共厕所的中、英文和图形表述还不统一,其他公共图形标识也是五花八门。为此,有必要就常用旅游标识标牌的类型、名称、图形、设置等进行规范统一。设置的公共标识,必须规范、准确、醒目,并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凡不符合规定的公共信息标识,应当要求进行改正。建议由主管部门统一制作旅游标识标牌各类公共图形LOGO,并将电子版发至各公园,供公园制作标识标牌时采用。这不仅有利于公共图形标识的统一规范,也可节省公园标识标牌制作经费。

  二是完善景区外围交通标识体系。我市各生态公园、森林公园大多在城市偏较远位置,加上我市城镇化水平较高,道路纵横交错,一些外来游客甚至本市市民也都不熟路况,有时很难找到目的地。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各公园景区外围交通标识体系。建议要从方便游客认路的角度,合理设置各景区交通信息标识牌,特别要在密度(尤其是交通节点)、箭头引导、距离提示、清晰便捷等细节方面作进一步完善,体现人性化设计,切实发挥各标识牌的导航功能。

  三是增设景区内部方向距离标识。生态公园、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很大,目前各公园虽然设有各类标识牌,但基本上都没有明确的距离标志,导致不少游客在标识牌方向、位置、距离等信息不全的情况下,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寻找目的地,甚至发生迷路的现象;一些来此徒步、跑步的游客,也不好把握具体里程,由此导致诸多不便。为此,有必要增设景区内部方向距离标识。建议各道路里程大于5公里的公园每隔500米或在需转向或分叉时增设方向距离标志,或在现有标识牌上增加方向距离标识信息。

  四是加强维护确保标识牌清晰明显。设立了正确的标识系统后,并不代表一劳永逸,试想一个公园中的各种标识牌,在设立标识牌后便无人问津,无人维护,多年后变的老旧不堪,生锈、腐蚀,这样不仅影响周围的景观效果,还有可能污染破坏生态环境,降低公园的游览价值。为此,标识牌的维护工作同样重要,建议落实专门的标识牌维护人员,对景区内所有的标识牌进行定期维护及不定期检查,发现有损坏缺失,应当立即进行处理,在短时间内恢复标识牌原样,同时也应该加强标识牌保护宣传力度,倡导游客不损毁标识牌。

提案者: 殷炯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