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问题也在急剧增加,尤其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处理问题成为了国内各城市头疼的难题。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餐厨废弃物的污染性和资源性,如成都、重庆、深圳、杭州、长沙、银川、西宁等地正逐步开展餐厨废弃物的监管工作,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建设了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
据统计,我市产生餐厨废弃物的酒楼、饭店、集体饭堂、大排档等超过3万家,每日产生餐厨废弃物约4千吨,大多采用混装、混运、混合处理,一部分被随意堆放,严重污染土地和环境,一部分流入“垃圾猪场”,甚至成为“地沟油”工厂的原料,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威胁市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我市自2011年6月开始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试点工作,于2012年11月1日颁布实施了《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但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处理工作却未见实效。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市已颁布施行了《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但由于仅有暂行办法,没有配套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加上餐厨废弃物与地沟油问题交织在一起,涉及多个监管部门,《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具有局限性,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且该暂行办法有效期至2013年10月31日,目前已过期两年多。
二是收运处理体系不完善。由于收运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强,且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尚未完成建设,致使餐厨废弃物没有得到合理规范的收运处理。
三是群众意识不够。虽然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已4年多,但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仍不足够,未能做到主动分类,造成餐厨废弃物混装现象。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市餐厨废弃物处理问题,建议加快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实现我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阻止“地沟油”回流餐桌等违法行为,将餐厨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建 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为加强我市餐厨废弃物的规范管理,要尽快出台和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部门职责,理顺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全过程,制定相关要求和处罚措施,完善行政许可相关内容,从法律上将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过程制度化、程序化。
二、加强收运过程监管。为有效保障餐厨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要加强对餐厨废弃物产生和收运单位的监管,确保餐厨废弃物单独收运。一方面要加强收运工作的日常监管,实施联单和台账制度,保证产生单位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有资质许可的单位进行收运、处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市、镇两级监管机制,加强城管、食药监、公安、卫生、环保、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运行为,杜绝地沟油回流现象。
三、加快处理设施建设。没有安全的集中处理厂,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就没有基础。为加快处理设施建设进度,降低投资成本,可参考其他地区的做法,采取“政府立项目、给政策、划拨用地,市场运作、社会投资、专业处置”的BOT模式运作方式,对我市范围内的餐厨废弃物进行统一收运处理。据了解,我市目前正开展市区和麻涌两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上述项目建设对于推动我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具有一定意义,应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并保障项目正常运行,一是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合发改、财政、城管、环保等力量,形成合力,更有效地推进我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建设工作的开展;二是督促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建设单位加快建设工作进步,慎选科学、可行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工艺和路线,做好我市餐厨废弃物终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