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一种全新角度的突破,形成多行业共同繁荣的整盘式发展

  十八大后,习近平主席首次离京考察,选择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考察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全力实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面对深化各领域的改革进行战略部署,习主席再度强调:“我们要适应历史前进的要求,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藩篱、扫障碍,推动中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当前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之时,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简单地局限在关注某个阶段的增速、某个行业的转型或是某一类企业的发展上,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推动东莞经济构建多样化细分行业渠道综合发展、相互补充的协作发展态势。这就需要东莞在继续促进传统的优势产业、强势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多关注一些代表社会发展进步需求、具有高增长性的企业。形成社会经济发展一盘棋,多行业共同繁荣的全盘式发展。

  二、案由:细分行业属性,重点培植“隐形冠军”企业的必要性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东莞市民营登记注册户数52.92万户,民营登记注册资金2774.68亿元人民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239.87亿元人民币,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346.33亿元人民币,2013年东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92.44亿元,增长11.3%,比全市增速高1.5个百分比,占比达47.2%。民营税收645.07亿元,增长12.4%,占全市税收的59.4%。

  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莞市三十多个街镇发展模式基本上摸索出来一条一镇一主业专业镇的发展模式,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每个产业前有专业市场,中有大、中、小各类型加工厂,后有很好的产业配套,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如拥有大朗毛织、虎门服装、厚街鞋业3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茶山)、中国女装名镇(虎门)、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等一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产业涉及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家具电子、玩具灯饰等多个领域,孕育了东莞数以十万计的中小企业,其中不乏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的行业精英,它们用小产品赢得了大市场,把小企业办成了大事业。

  可以说,在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里却“隐藏”着众多全国同行业的冠军,细分市场的行业佼佼者遍布电子、家电、家具、新材料、新装备等多个行业。比如全球最大的手袋生产企业时代集团长期“潜伏”在东莞厚街;石碣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交换式电源供应器生产商,有iPhone主板生产商,仅LED企业就多达60多家,石碣的LED支架产能已占珠三角六成。从iPad触摸屏制造到Prada、Coach等名牌手袋代工,从世界知名品牌电脑、汽车组件供应到奥运会世界杯官方授权商品,都可以找到东莞企业的名字。但这些企业难以体现在常规统计汇报材料中成为亮点、在公开报道难觅踪影等等因素让这些“快艇”式的优质企业成为了“万吨巨轮”级大型企业背后的“隐形冠军”。

  在东莞市2014年先进工作单位名单中,东莞农商行、东莞银行、万科地产位列纳税前10名民营企业前三。从细分行业来看,东莞的优势产业如金融服务、电器电子、通讯设备、汽车制造及服务、对外贸易、商业零售、制药等行业有着突出表现,占据了排行榜的绝对数量,中小企业却榜上无名。

  办 法:

  精耕细分领域后的行业“隐形冠军”是极具活力和潜力的企业群体,但由于社会关注度低、获取政府引导服务等发展要素能力弱原因,基本上处于“野生”的状态,为此需要积极扶持和引导。

  (一)明确细分行业种类,确定培植“隐形冠军”种子计划的目标

  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针对我市经济发展现状全面普查,细分行业种类,为指定“隐形冠军”种子计划确定划分标准。

  2015-2017年期间,明确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竞争优势以及未来的增长点,据此在全市的范围内,打破大而全的笼统排名,尤其是在第二、三产业内,在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体育运动、旅游、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具有高增长性潜质的细分领域,以科技密集型、金融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知识经济型等多个维度筛选入库,各行业根据实际情况筛选50—300家基本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将他们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二)加强对行业“隐形冠军”的政策扶持

  1、强化组织领导。市级、街镇相关部门成立精耕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每年对各地组织推进情况进行考核。结合实际制定培育计划与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工作推进体系。各级中小企业局要建立和完善市和镇(市、镇)两级“专精特新”和行业入库“隐形冠军”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态势。

  2、强化政策扶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确保国家、省、市各项优惠政策在入库“隐形冠军”中小企业中得到全面实施。经认定公布的入库“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可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提升管理等方面享受市中小企业升级奖励扶持资金的资助,并优先获得推荐申报市以上相关项目及奖励的资格。同时,推动各地制定出台推进“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形成共同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3、强化示范引领。建立和完善“隐形冠军”企业评价管理体系,出台精耕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按照“定向培育、动态管理、注重实效、激励扶持”的原则,每年认定一批“隐形冠军”培育和示范企业,树立典型企业,推广经验,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4、强化要素保障。大力推进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隐形冠军”企业倾斜,特别是在土地、电力、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和行政审批、收费征收上给予优先优惠。

  (三)优化行业排名,加强对行业“隐形冠军”精神鼓励

  近年来,东莞市已连续举办数届“纳税前10名外资企业、纳税前10名民营企业、实际出口前10名外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名民营企业”等先进工作单位的排序发布活动,鼓励和支持我市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经济发展。

  非优势行业、产值基数不大的企业难以“出人头地”、登上各大排行榜,如SML集团东莞东兴商标织绣有限公司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标签生产工厂;内地首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内衣企业“都市丽人”,其市场份额以近三倍的优势遥遥领先全国第二名;再如时力科技电子厂一直专注于硬盘磁头行业,目前已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为A股市场LED照明领域营业收入最大的上市公司;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涌保护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其产品先后进入国际市场和国内通信、电力、安防等行业;东莞市日新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认证品种最多,产品规格最齐全的高端特种线缆制造企业之一……常人或许对这些名字感到陌生,但在业内,它们是当之无愧的巨擘翘楚。

  根据建议措施(一)的行业细分、重点培育对象企业,建议政府主导,行业配合,每年在细分行业内展开评选,根据细分行业种类展开“东莞市**行业**强”、“东莞市**行业优秀/示范企业”的排序发布活动,最终将细分行业内技术领先、产品质量优、市场份额高、发展前景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形成示范性行业标杆企业,让以往的“隐形冠军”,最终育成行业“显性冠军”。

提案者: 郑耀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