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建设以来,东莞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企业、文创园区不断涌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扶持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从事文创园建设和运营的中天集团,发现东莞和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缺乏一个统筹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事务的部门或机构,文化企业、文化园区许多事务需要找政府不同单位进行对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莞文创园的规范化发展。
一、现状分析: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从2011年东莞提出文化名城规划纲要到今年,刚好进入第五个年头,通过文化名城建设,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国家级示范区,城市文化氛围得到了显著提高,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文化产业发展更是走上了快车道,催生了一大批从事文化、创意、艺术的企业,同时,一批文化创意园区也应运而生。
这些文化创意园区除了为文创企业提供办公地点和配套服务之外,还肩负着孵化产业项目、推动人才成长、提升区域文化气质、加速城市转型的责任,可以说,文化创意园区的功能性是多元的。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创意园区大多为三旧改造项目,一方面这是依附于原有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所致,另一方面让旧地方焕发出新意正是文化产业所追求的目的。以中天创意谷的四个项目为例,都是由旧厂房、旧仓库码头改建而来。可以说,文创园的建设和运营从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新、造血的功能。
最近两年,东莞的文创园从数量到规模再到特异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除了城区内陆续有文创园项目推出外,像麻涌等镇街也在筹建文创园。众多文创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东莞的文创土壤日渐肥沃,一方面也对开发商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开发商而言,需要对项目有更清晰明确的定位,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向精细化去努力;对政府而言,统筹管理文创园,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标准和执行单位出现,这就要求政府推出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机构对接文创园甚至是文化产业方面的相关事务。
二、存在问题: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多头现象客观存在
东莞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是巨大的,每年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今年东莞还评定了首批东莞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希望通过这些标杆单位来为今后的文创园发展设立一种标准。文创园的发展,需要开发运营企业和政府有更良好的互动,而目前在东莞,这样的互动还不能说很频繁,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和文创园的特殊性有关,文创园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本身就具有文化立项、商业运营的双重属性。文化产业发展是东莞文化名城建设中的重点项目,所以一些项目申报需要通过名城办、重大办来实现;而文创园中会有很多艺术家群体和协会入驻,与这些群体、协会相关的事务又大多属于文联、群艺馆甚至文广新局艺术科管理;园区的运营是产业行为,也应该接受文广新局产业科甚至是经信局的指导;多单位共管的局面,会让一些文化企业和文化园区想要进行项目申报、规划报建、扶持申请时,有不知何门而入的感觉。
但文创园的特殊性又决定它比科技产业园、工业园更容易和政府部门达成良性互动。以深圳为例,深圳从很早就提出“设计立市”的概念,每年政府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组织举办设计、创意方面的活动,深圳每年会有一个月是设计月,那一个月里从市到区,都会举办设计活动。
为了统筹这些活动,深圳从市到区都成立了专门对接相关事务的办公室,这些办公室的职能就是和文化企业、文创园区进行对接,除了帮助他们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还通过广泛接触,实时掌握文化企业、文创园区的发展情况,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文化企业和文创园区有事愿意找政府,他们也会更主动、更积极、更大投入地参与到设计月的组织筹办中来,这又让政府在活动组织上节省了大量的资源。
前面提到,文创园肩负多元功能,应该为园区的企业、个人带来更贴身、贴心的服务,比如说产业公共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证照办理、财税会计等系列公关服务)、产业金融服务(与银行合作,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无担保贷款等综合金融服务)、公共政策服务(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宣讲、申报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服务)等。如果文创园和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沟通对接更加直接和广泛,那么对于园区服务的提升,无疑会是一种强有力的促进。
办 法:
建言献策:或可建立市级文创产业服务统筹管理机构
东莞整座城市都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今年,东莞市外贸转型升级支援服务中心在联丰创意谷正式投入运营,为外贸企业提供转型升级的一站式服务。东莞市外贸转型升级支援服务中心采用“政府支持,机构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由东莞市商务局、东莞市科技局、东莞市港澳事务局、东莞市莞城街道办联合主导,广东中天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管理。
同样的道理,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时,是否也可以成立一个类似于东莞市文创产业服务中心的机构,负责统筹文化产业的相关事务,让文创企业的立项、规划报建、政策指引、资金补贴等等事务,只需和这一个机构进行对接,就可以全部落地。
组建这样一个部门和机构需要经过合理化的设计,听取文创产业从业者、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专家等广泛意见。这一机构应该肩负起多项职能,包括: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认定和评选;对于文创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对于申报项目的审核;对文创园区进行立项和报建进行审核和指导;协助文化园区进行公共配套设施的改造(道路、路灯等);对东莞市文创园的整体布局进行统筹;搭建东莞文化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职能网络化。
有了这样一个可以帮助文创企业和园区完成基础性事务的机构,才有进一步深化文创园区管理建设的可能。比如政府可以通过这一机构对园区内的文化企业进行租金补贴,这样文化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园区也更有吸引力,从而确保文创园的阶梯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