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政府政策层面关注的问题,至2014年底,东莞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665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76.8%。最近几年,市政府及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是相对于占东莞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需求缺口依然较大,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仍然表示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融资改善的程度与期待也还存在一些差距。
中小企业是东莞经济的支柱,然而东莞市中小企业,尤其是优质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十分强烈,信用缺失、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因素,解决东莞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必要建立东莞市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目前,广东江门、湖南株洲、江西萍乡、北京海淀、江苏、山东、浙江、天津等省市正在进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
办 法:
一、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信息征集的标准指标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的征集
在政府层面,由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或者东莞市发改委牵头,多部门协同,依托电子政务网络、设备等资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将企业生产、经营和交易过程中在政府部门形成的相关信息予以登记,如国地税缴纳、社保费用缴纳、水电费缴纳、以及环保、质监、海关、法院等行政单位的管理、许可、认定、奖惩等信息纳入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企业层面,由企业按照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管理条例》的要求向信用信息数据库报送企业经营的资质、财务报表信息,形成企业经营层面的信息源。
二、扩大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应用,鼓励征信公司使用数据库进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
1、政府按照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向有实力、有资质的征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数据库,鼓励其利用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其自身信息资源参与东莞市企业信用评级工作,以市场化的原则向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评级结果作为企业融资的依据。
2、参照广州市企业信息平台经验,信用信息数据库与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一点对接,打通东莞市所有商业银行及其网点,一方面适应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企业结算账户年检;另一方面,有融资需求的中心企业授权银行查询其信用信息报告,综合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库信息,形成政府政务信息、企业经营信息和金融借贷信息于一体的信息资源,为银行贷款评估提供详细的信息基础。
3、加强政府部门对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应用。推动政府部门在市场准入、公共资源交易、资格审核认定、专项资金安排、税收优惠、贷款贴息和政策扶持基金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使用信用信息数据库资源,创造信用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