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与此同时,东莞理工学院与白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本科院校转型应用型大学的改革试点,将成为全国“变身”应用技术大学的130多所大学之一。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大学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东莞理工学院也感受到了压力,如何直面现实,审视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发挥优势,谋求生存与发展之道,对我市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全方位打造教育高地”、“强化高等教育服务功能”等方面有新突破的发展思路,这种发展战略决定了东莞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逐步加大,需求层次也逐步提高,东莞高水平崛起需要高水平大学。

  一般来说,一座城市与高校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联动效应,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大学发展的基础, 而大学具有“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创新知识、探求真理,服务社会、引领未来”的使命与职责,为城市提供文化魅力、价值内核、人才队伍和科技动力,可以说,高校更是一座城市的“人才储备库”与“智囊团”,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城市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讲,亦是高等教育的竞争。东莞与苏州、宁波、无锡等城市发展规模相近,但后者拥有的高水平教育资源却很多。目前东莞有在办高校9所,但其高等教育更多的是体现粗放式的数量增长,办学层次、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攻关能力等却有明显的差距,就像东莞许多产业发展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一样,也似乎同样被锁定在高等教育链的低端,类似工业化初期的“来料加工”,目前已无法满足东莞高水平崛起的要求。

  东莞理工学院作为东莞本土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虽然不断倡导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但由于诸多因素使得大部分科研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不强,很多科研都是以一纸论文作为终结,自建校20多年来,提供有价值的技术转让、参与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及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项等方面屈指可数。现在提出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规模发展到2万在校生,更容易使得东莞发展职业教育同质化现象突出,办学层次感逐渐丧失。应用技术大学供给质量与东莞高水平崛起需求存在匹配性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地方政府眼里,它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我市缺乏一所培养技术人才、提供城市发展“智力源”的高水平大学,但市委市政府积极化解,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建设创新平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与北大、华科大、中大、华南理工等10多所国内著名高校搭建各类研究院平台,这些公共创新平台已经成为东莞制造智力支撑的重要组成。但许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形式主要以项目为主,是技术转移平台,无法提供持续稳定的人才智力支持。

  办 法:

  1.我市已与香港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意向书,应加快推进落地。争取一本招生,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打造成为高端人才聚集的新引擎。

  2.控制或稳定我市公办应用型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发展。将有限的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用来发展高水平、高层次大学,或用于促进我市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提案者: 张亚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