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东莞制造业企业停产倒闭事件频发,整个社会都受影响。受欧美市场需求不振影响,外向型经济特色明显的东莞制造业企业,一直处在调整、转型与坚持的挣扎当中,各企业的资金状况都比较紧张。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出现企业停产、倒闭的情况。如前些年的素艺玩具、定佳纺织、异乡人服饰倒闭事件,今年的万事达液晶显示、联胜科技、华轩幕墙停产事件。企业停产倒闭,除当事企业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外,地方政府要承受税收损失以及大量人员流向社会造成的就业、治安、社会稳定等压力。实在是一损俱损。
企业融资需求普遍,但银行反而更惜贷,甚至对经营状况正常企业的续贷申请,都非常谨慎。据市经信局调查,我市70%民营企业有融资需求,仅30%的企业可以成功。可见,企业的融资需求是比较普遍的。与此相反,目前,银行一味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惜贷、提前收回贷款成为常态,甚至对经营情况基本正常的已发放贷款的企业,需要办理续贷时,也是万分谨慎。银行收回企业贷款前,对企业口头允诺“一切好商量,可以考虑重新发放贷款”;但收回贷款后,企业想再贷出来,就难上加难了。此种情况下,企业为维护信用记录,往往不惜通过民间渠道借来短期资金(比如高利贷)偿还银行贷款,计划等到银行重新放贷后,再清偿民间借来的资金。如果银行拖延或突然表示不予续贷,一个经营状况基本正常的企业,可能就陷入因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退出市场的悲惨境地了。
针对这种企业经营状况基本正常、但续贷较难的情况,市政协副主席何嘉琪、吕兢带领政协委员赴江苏学习考察时,专门考察了江苏省苏州、扬州的做法,发现当地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正如东莞《政协工作动态》2014第32期所提到的:当地“政府成立基金,为资金有困难的大企业解燃眉之急。如一些大企业,经营情况一直良好,暂时出现资金困难,政府牵头,由政府、银行等筹集资金成立基金,为企业还短期贷款”。苏州市还成立了注册资本达六亿的国有控股“苏州市信用再担保公司”,专门开展相关业务。
办 法:
结合东莞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可以由政府牵头,商会、行业协会参与,银行支持,成立“过桥贷”基金,帮助有效益的大企业,解决暂时资金困难。当经营状况基本正常的企业贷款到期,而银行对是否续贷犹豫不决时,“过桥贷”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过桥资金,还上银行到期贷款,同时要求银行同意再次贷款给该企业,并提供担保。企业得到银行贷款后,偿还过桥基金的款项。
“过桥贷”基金的特点是,政府牵头,提供启动资金、提供政府信用;商会、行业协会参与,提供主要资金,提供可能需要过桥资金的客户来源;银行同意按照基金的8—10倍,提供授信额度,对已经发放贷款且贷款到期、经营状况基本正常的企业,同意再次提供贷款,解决其暂时资金困难。
“过桥贷”基金只提供过桥资金,银行再次发放贷款给企业后,即可收回过桥资金。但它通过提供过桥资金、提供对银行再次贷款的担保,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又解决了银行对信贷资产安全性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本地政府稳定了税源、解决了就业等问题,还从一定程度上提前消除了治安、社会稳定等隐患。可谓是多方受益。
2、“过桥贷”基金,可以由政府之前已经建立的相关扶持企业发展的基金,通过增加扶持内容、适当扩大基金规模而建立,这样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