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民盟东莞中学支部通过网络在全市中小学3-9年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有效答卷中,学生答卷有705份,家长答卷有538份。调查的学校有东莞中学初中部、东城初级中学、长安实验中学、南城阳光五小、樟木头中心小学等,还有很少量的社会人士参与。
一、面临问题:
(一)社会强烈需求为学生提供素质培养服务。现有的公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宫与社会需求存在巨大的落差,完全满足不了家长的要求。
1.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早两年没有实行网上报名政策之前,很多家长提前一天甚至两天带着折叠床和被子来排队。一个专业都有几百人排队,总共有1000多人排队。仅围棋班招收400名学生,结果有1000多人来报名。最热门的是美术小班,300人抢一个学位;少儿舞蹈、围棋等,也是100多200多人抢一个学位。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年开设730个班,培训学生36000人次。
2. 莞城青少年宫开设了500多个班,学生20000人次得到各类培训。但是,还有好多学生没有机会,因为名额有限。有学生家长在报名前一天晚上8点就带凳子到门口排队。可以说,一位难求。
3. 调查显示,有72.6%的学生愿意参加青少年宫的各类兴趣班培训。以此测算,根据2013年上半年数据,全市户籍小学和初中学生人数为20万人,其中14.5万学生需要参加青少年宫的活动,而现实是我们的市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各镇街的青少年宫太少,乐观估计,仅仅能满足其中少数学生的要求。更何况,还有数量庞大的非户籍学生的新莞人学生,有56.87万人,人数为户籍学生的3倍。他们对青少年宫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
4. 有63.57%的家长觉得很难给小孩报读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特长辅导班。有63.2%的家长认为很难给小孩报读莞城少年宫辅导班。
5. 有75.65%的家长认为社区青少年宫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应该具有学业辅导功能、素质培养功能、接送餐饮功能。
6.有5成学生愿意在假期选择青少年宫。说明青少年宫对他们的吸引力大大超过其它教育培训机构。
7. 有4成学生希望青少年宫每天放学后开放,5成学生希望节假日开放。
8. 有70.49的学生喜欢参加兴趣班。在回答:你最喜欢参加青少年宫哪些活动时,前4名的项目是:
9. 在对于【其他类】校外课程,你愿意学习哪几个项目的回答中,前3名的项目是:厨艺、手工和陶艺。
(二)社会强烈需求为学生提供学业辅导服务。
1.部分学生回家后家长没有能力辅导作业和正确引导。
2. 部分学生放学后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可能到学校附近的地下游戏室或者地下网吧,或者类似的其它场所,容易接触到社会上行为不良的人,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现在好多学校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形成就有这个原因。
(三)社会强烈需求为学生提供接送餐饮服务。
1. 东莞各镇街中小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家长正在上班,无法接送和照顾小孩吃午饭;家长反应强烈,需求旺盛。调查表明,只有45.35%的家长能够每天接送孩子。
2. 2014.3.4东莞电视台新闻:“南城公办小学将逐步取消早午餐和午休”,记者采访多位学生家长,得到的反应是:“现在我们很多家长非常担忧, 很多父母是要上班的, 如果学校不提供早餐午餐, 午休的话 ,我们家长的负担,压力,就重了很多。”“都会有一定影响, 早餐午餐,都有影响。”“在学校午餐午休, 我们就觉得比较放心,比较安全,如果不实行,对家长来说是头疼的事情,我们对学校周边的,暂托所、托儿所,非常担忧,对他们的资质问题,和安全问题。”“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提供,早餐和午餐,毕竟家长都要上班,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家里给小朋友做餐和午餐,特别是午餐。 ”“午休午餐取消,我们是考虑到安全的问题,一个教室安排,那么多学生午休,不符合消防的要求,存在一些隐患,都不准备解决了,你推到社会,岂不是更大的隐患,现在很多双职工,中午都没有空接送,个别家庭是有实际困难,但这个是我们街道的一个做法。”
3. 2014.6.10《南方都市报》报道,“南城阳光二小仅教师子弟留校午休 家长抗议。”并刊登照片:“有学生家长在校门口举牌子,要求学校向新生提供午休和午餐服务。”
4. 接送班良莠不齐,安全堪忧。
根据《东莞日报》2014.3.18报道,我市今年已经有学生接送站394个。但是其消防安全和餐饮服务还是不能都让人放心。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20.07%的家长对接送班满意。
(四)政府短期内没有大笔资金来建设足够多的青少年宫为社会服务。全市目前在正常开展活动的只有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东莞市儿童活动中心、莞城少年宫、松山湖青少年活动中心4家;正在建设即将投入使用的有长安青少年宫、寮步青少年宫2家。2011.12.15《南方日报》以《东莞青少年宫: 在生存与公益间挣扎》为题报道东莞的青少年宫现状。其中提到,“不久前,东莞市文明委下发文件,要求各镇街规划筹建青少年活动中心或青少年宫,争取3年内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或青少年宫,人财物皆由镇一级统筹解决。”到现在,2014.12.30日,三年过去了,有多少镇街按照文件规定建立了地方青少年宫呢?目前公开报道的只有长安镇青少年活动中心今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南方日报》分析得很好:“首先是财政投入的问题。莞城少年宫和松山湖青少年活动中心前期投资均过亿元,对于这两地而言,莞城历来将文教视为其区域特色,松山湖则对高新园区的配套教育设施不敢轻视,镇级青少年宫率先建于这两地与其发展规划不无关系。但其他镇街却未必对青少年宫有浓厚兴趣。倘若地方财政并不’给力’,镇街青少年宫即便有了活动场地,日常运作经费也只能依靠培训收入来支撑,但其前景是否乐观呢?”
(五)民间机构和资金想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服务,但缺少政策扶持和奖励。
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者没有意愿来建立公办青少年宫,那么,解放思想,像十多年前开放民办中小学办学一样,也鼓励扶持民办青少年宫的创立。并且,让民办青少年宫不但具有公办青少年宫的素质培养功能,还可以加上辅导机构的学业辅导功能,也可以加上接送班的接送餐饮功能,这样,就会收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调查结果显示,有52.3%的家长认为,政府应该给民间资本创办民办的社区青少年宫发牌,占了绝大多数。有80.48%的家长认为,政府应该每年在财政上奖励办得好的民办青少年宫。
办 法:
一、扶持民营青少年宫建设要达到这样的目的:1.完善社会教育的机制;2.为广大家长减轻负担;3.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二、社区青少年宫可以包括三大功能:素质培养、学业辅导和接送餐饮。根据规模大小,可以同时具有,也可以只包含其中部分功能。
三、放开青少年宫牌照,让有实力的机构来创办民办青少年宫。目前学生接送站符合条件的应该升级为社区青少年宫。对有意愿的辅导机构鼓励其转型为社区青少年宫。
四、民办青少年宫的主管部门应该是市教育局,可由市规划局、市教育局和市民政局等部门协商规划建设。
五、市政府每年拨出一笔资金奖励民办青少年宫。对符合要求的社区青少年宫按照规则予以奖励,以奖代补,对业绩突出的给予重奖。像12年前支持东华和光明办学一样,支持民办青少年宫的发展,以小投入撬动大产业,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优化学生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