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在专业科学教育方面,我市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逐年强大起来,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社会化科学普及方面,在科普资源为广大公众服务方面,也越来越贴近民意,基本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求,其社会辐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
但我市的科普工作尚存下如下问题: 科普队伍不够规模化,科普宣讲没有常规化。我市有不少科技团体,也有一定数量的科普志愿者,这些团体和志愿者为我市的科普推广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这些志愿者的努力还远远不能满足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因为种种原因,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组织性还没有显现出来,导致科普活动难以规模化和常规化。为了大力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已经广泛动员了医院、学校、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并初见成效,但略显内容单一、后劲不足。
办 法:
一、建立科普工作长效机制。科学普及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应建立行政主管机构牵头,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协调作用,并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形成合力。
二、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各界知识分子担负起科普宣传的责任,保证科普工作的持续性和普及性。鼓励科普志愿者积极提高自身修养,研究如何当好“翻译”,让科学知识更加通俗、易懂,离普通百姓更近、更实用。
三、突出重点,普及现代科学知识。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质。
总之,建设“科技东莞”是全体公民的责任,我们应该像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教育那样重视科学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