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初,东莞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享有“世界工厂”之美誉。但近年来,受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居民有效消费不足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东莞企业经营成本不断飙升,订单减少而售价基本不变,导致企业几乎无利可图,东莞正在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东莞经济转型升级还面临诸多困难:
1、东莞部分产业出现空心化。除了港台、外资企业开始撤离中国、闭中国工厂,民营企业也往国外发展,将生产能力逐步收缩或者转移到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国家。
2、东莞金融业对东莞企业的服务水平不高,配套服务项目缺乏。
3、东莞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还存在不足,企业在进出口方面遇到不少障碍。
办 法:
1、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战略。东莞的成本升高不可避免,外资企业来了又走也是经济规律。东莞要做的就是推动转移升级,积极引进高附加值、高科技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促进本地加工贸易企业从车间向总部的转变,将传统的粗放型盈利模式转移到外地,把高附加值产业留在东莞。通过“走出去”,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东莞在很多行业,例如服装、鞋帽等行业具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低劳工成本优势,再结合东莞的产业链优势,在东莞采购再到国外组装生产,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鼓励企业把采购、研发、企业总部留在东莞。
另外市政府要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例如 在税费减免、资金支持、外汇管理、人员外派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以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设立专门机构向海外投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对海外中企加强投资风险与道德行为的教育,树立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的良好形象。
2、大力发展金融创新,开发更多适合企业需要的新产品,促进东莞经济的发展。
(1)东莞金融业可以充分发挥中间人的作用,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引导社会闲余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流向中小微企业,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2)东莞中小微外贸企业众多,进出口业务涉及的币种、融资、金融避险工具多,融资、汇率风险大,东莞金融业要在这些方面多帮助企业,开发出适合这些业务的产品,在进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国家正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开拓市场,投资办厂。目前国内注册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进出口信用保险,降低进出口业务的风险,但国外许多低成本国家,比如非洲部分落后国家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没有相关服务,东莞金融业完全可以开发出这种产品来满足企业的需求,让作做为投资方的国内企业也可以为自己的海外公司在国内购买进出口保险,以降低海外投资的风险。
3、流程再造,成就“走出去”战略的条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非常重视“引进来”战略,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为吸引港台、外资企业来东莞投资设厂提供了大量优惠政策,尤其是在进出口方面提供许多便利。但在国家倡导“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势下,东莞也要转变观念,调整相关政策,在税费减免、通关物流流程方面提供优惠便利,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1)实施“大通关”变革,实现跟深圳的地域界线模糊化。目前受政府政策方面对“走出去”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走出去”的企业无法把国内自身多余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转移到国外,造成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故此政府要在进出口政策方面进行改革,实施“大通关”,只要证明国内公司是国外公司投资方的事实,便允许企业自己办理多余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出口业务,同时允许企业可以直接向深圳口岸海关申请办理批量和零散进出口业务,不需要提前向东莞海关申请,只需要事后报备即可,这样就可以缩短流程节省时间,缩短订单交货时间,让企业省时省力,轻装出航。这样在东莞的企业既可以享受深圳企业一样的进出口通关服务,同时又可以利用到东莞土地、厂房等低成本优势,企业竞争力会大为提高。
(2)“世界工厂”+“世界级集散中心”建设。凭借东莞外向型经济发达,港台、外资企业众多、高度集中、供应链发达等优势,再通过“大通关”和物流改革,东莞企业完全可以实现原材料全球高效采购、东莞高效加工,将半成品和成品转运到国外低人工国家,再返销国内和国际市场,把东莞建设成为世界级原材料、产品和半成品转运集散中心,从而实现东莞经济的成功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