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健身跑、健步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被列为大力支持发展项目。目前,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跑步运动在国内正受到热烈追捧:2011年,国内一共举办过马拉松赛事22场,2013年增加到39场,参赛人数从2011年的40万上升到2013年的75万,而2014年全年马拉松赛事达到了53场。可以预计的是,这一数字仍将不断增长。
举办马拉松赛为所在城市带来了众多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可以切实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软实力,增进全民健身意识和城市活力,凝聚市民精神,塑造城市文化和性格。二是直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根据厦门统计局数据,已举办十三届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2003年以来为厦门带来的直接营业收入累计近20亿元,其中2013年2.2亿元,2014年2.6亿元,已经实现“不花财政一分钱”就可盈利近千万,并且每年还给厦门的企业带来2亿多的经营收入。北京国际马拉松赛2013年的总营收接近3000万元,2014年仅赞助费就超过3000万,另有报名费数百万元。放眼国外,世界最古老的波士顿马拉松赛,2014年4月份有3.5万人参赛,总支出为1060万美元,然而这场比赛却带来1.7亿美元的消费额。三是间接促进行业企业的发展,赛事的众多赞助商通过赛事开展品牌营销,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同时户外运动公司、运动品牌公司等依托赛事也实现了自身市场价值。因此,举办马拉松赛事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对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全民建设裨益匪浅。
在东莞,尤其是松山湖具有举办马拉松赛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东莞已承办过众多大型体育赛事,如广州亚运会举重、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CBA、WCBA、CUBA等,2015年5月即将迎来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赛,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二是松山湖具有独特的天然条件,是公认的运动健身宝地。松山湖的环湖路,正好与全程马拉松赛程42.195公里大致相符,沿途设施完备、空气清新、湖光山色、环境优美,且平时即实行交通管制,社会车辆无法进入,在该地举办马拉松赛,可为选手提供不同于城市赛道的新鲜体验,又可避免因赛事实行交通管制带来的影响和不便。三是东莞服务业具备足够承接马拉松赛的能力,东莞发达的零售业、餐饮业、酒店业能为参加马拉松赛的外来客人提供足够的衣食住行服务,客观上也必将拉动上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为目前处于困境中的酒店服务业注入发展新动力。
办 法:
1、由市有关职能部门联合牵头,协调组织社会各界,尤其是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及园区内各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每年在松山湖组织举办一次环湖马拉松赛,努力打造成为东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为东莞市民及国内外跑步运动爱好者提供难得的运动健身机会。
2、以举办马拉松赛为契机,大力完善各项配套建设,如公共交通、城市环境、社会治安等,同时完善医疗救助、志愿者服务等配套工作,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