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共服务。为民众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信息,是气象部门工作的目标和追求。近年来,我市气象部门在业务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连续两年综合考核成绩排在全省第二,说明市气象部门技术过硬、业务过硬,同时也说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舍得投入。因为只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业绩。但如果只有准确的预报,却不能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工厂企业、机关学校的话,预报再准确也无济于事。近年来,台风、暴雨、内涝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很多人不知所措。虽然一些人知道应当怎样应对,但由于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不规范,渠道不畅,很多人没能事先获得预警信息,来不及采取措施,结果导致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尤其是一些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在遇到大风暴雨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
建立健全突发天气灾害预警机制,对各级政府部门主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我市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标准推进突发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是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也是我省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考评的重要内容。根据东莞的实际情况,广东省气象局在《关于2013年度广东省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珠三角地区的惠州、东莞市虽然气象现代化水平较高,但由于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多,同样的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需要进一步加强突发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灾害和恶劣天气的预测做到最好或最佳,如果不能及时告知百姓,就等于纸上谈兵,失去意义。为此,尽快建立我市突发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准确、及时、规范、便捷地发布突发天气预警信息,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也是市政府及气象部门应尽的责任。
办 法:
一、市政府尽快统筹气象、广电、移动通信等部门,组建我市突发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进一步完善我市灾害预警机制,为民众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灾害预报信息,让广大市民随时随地得到现代化气象预报的服务,真正感受到气象部门对恶劣天气的及时预报和温馨提示,提早预防,正确应对,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二、对于突发天气的预警信息,由市突发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统一发布,气象、广电、移动通信、各级政府的信息平台等要同时同步发送,所有移动公司应以免费服务信息的方式,及时转发给所有用户,并署名信息的来源,做到规范管理。
三、预警信息过后,或发布信息不准确的,应及时发布解除信号。
四、气象、广电、移动通信、各级政府的信息平台等媒体应加大对气象预警知识的公益宣传力度,包括气象图标、气象常识、防范措施等等,普及气象知识,提高市民的应急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