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文明形象,作为城乡环境“美容师”的环卫工人,担负着保障环境卫生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市容环境必须有一个高效稳定的环卫队伍作保障,而高效稳定的环卫队伍又必须以稳定的工资待遇为前提。我市目前环卫行业市场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定价标准和监管机制,除市直管道路外,各镇(街)均自行确定环卫保洁单价,缺少对环卫企业诚信经营和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保障的管理,造成近年来我市环卫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环卫保洁质量下降、环卫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现象,给我市环卫行业的发展带来危机。
2014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广东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综合定额(2013)》规定,一级道路的环卫清扫保洁指导单价为19.21元/平方米•年,二级道路为15元/平方米•年。广州、深圳基本按照省的指导定价;佛山、中山等城市的环卫保洁单价在10-12元/平方米•年。我市的环卫保洁最高单价是:一级市属直管道路为7.28元/平方米•年,二级市属直管道路为5.57元。实际上,大部分镇(街)环卫保洁单价远低于市属直管道路最高单价,平均只有4-6元/平方米•年,低的不足2元/平方米•年。
由于我市环卫保洁单价太低,大部分企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部分规模大的企业还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绝大部分规模小的企业不承接环卫保洁项目,个别企业因亏损主动放弃承包项目。2014年,莞城环卫保洁项目多次流标,石排、长安、东城等镇(街)因保洁标准高和保洁单价太低的矛盾问题不能解决,均出现过环卫企业主动退出的情况。在价格普遍过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我市许多环卫企业为节省成本,出现裁减环卫工人、减少设备投入、恶性竞争、违反合同、拖欠工人工资等现象,导致清扫保洁质量难以保证,全市环境卫生保洁水平整体呈下滑趋势,同时出现工人罢工或上访现象。比如塘厦、石龙、东城等地都出现过环卫工人罢工事件。另外,一些企业恶意降低成本,出现非法改装车辆、违规作业、垃圾跑冒滴漏等现象,经常受到市民投诉。
因此,我市应尽快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保障体系,规范环卫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切实提高环卫工人待遇,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稳定环卫队伍,推动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我市保洁水平,打造美丽乡村,这是重要的民生实事,也是推进我市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办 法:
一、提高环卫作业定价标准,促进环卫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广东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综合定额(2013)》的规定,结合我市、镇(街)区域之间、道路等级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我市的环卫作业指导价格,并建立环卫作业市场价格与物价指数浮动机制,促进环卫行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部门对当前人力物力成本的核算,建议我市的道路清扫保洁单价为:一级道路不低于10-12元/平方米·年,二级道路不低于8-10元/平方米·年。
二、制定环卫行业待遇标准,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待遇的意见》“环卫工人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1倍”的规定,以及《广东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综合定额(2013)》测算的我市综合用工单价114元/工·日,制定我市环卫工人月基础工资最低标准,并按照行业规范制定高温费、加班费等补贴标准,提高环卫工人岗位津贴标准,落实社保待遇政策,同时,借鉴广州、深圳等地的做法,制定环卫工人工资福利、社会保障、住房、入户、子女上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保障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让“美容师”充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三、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保证各项标准的实施。建立全市保洁合同备案制度和企业诚信指标评价体系,城管部门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办法,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环卫工人职业病防控工作,淘汰不合格的环卫设备,广泛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根据企业履行合同、员工满意度和公众满意度等情况,对成绩突出的环卫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同时将不履责、不诚信的企业依法清出市场,确保环卫工人的各项薪酬待遇、社会保障等落实到位。
四、增加财政投入,稳定保洁队伍。目前,我市保洁工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钱”造成的。因此,市、镇两级财政尤其是市级财政应切实承担起改善环卫工人待遇的主体责任,加大投入,把全市的道路清扫保洁工作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建立一支为全市服务的保洁队伍,这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揭阳市揭西县虽然是全省的扶贫县,但每年都能挤出1000多万专项资金投向农村环卫工作,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等,做法值得我市借鉴。
五、建立环卫工人信息管理和岗位教育培训制度。由市人力资源局、市城管局等部门统筹部署,市环卫协会协助指导和落实,有计划地对环卫工人的心理素质、专业技术、作业安全、综合能力等进行专项培训,有效提升环卫工人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和安全防控能力。
六、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市政、文化、教育等部门应加大对环卫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公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全社会自觉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有效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例如,通过环卫协会组织以环卫工人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新闻媒体及时报道环卫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并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多渠道增加环卫题材的公益宣传广告等,树立“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让更多人参与到建设美丽洁净家园的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