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发达国家和先进城市的经验表明,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下,服务经济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东莞现代服务业不仅发展速度、规模和结构上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水平也不高。东莞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瓶颈”。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既是东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抓手,也是东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还是东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目前,发展东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一)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

  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和专业化。东莞制造业的特点是以外商投资为主,外商主要是把产品的生产放在东莞,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以及售后服务等大部分生产性服务放在国外或境外,从而把外资企业与本地的服务业割裂开来,导致产业链向服务业增值部分延伸受阻。由于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致使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与发达的制造业比较,东莞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

  (二)集聚区配套产业不完善。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是一个孤立的区域,一方面区域内众多服务企业要为制造业提供高水平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为自身发展服务,需要配套产业相互支持,形成健全的集聚区现代服务体系。目前东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配套产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介服务产业不足,行业协会、人才市场、信息平台等中介机构作用未充分发挥,没有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第二,现代服务机构为制造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以及售前售后服务的水平不高。第三,上下游企业集聚度不够,相关产业链的长度和厚度不足。

  (三)企业协作水平低。

  东莞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的关联度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企业之间缺乏合理分工,制造企业与现代服务企业之间以及制造业企业之间缺乏密切的产品技术经济联系。制造企业既没有大量需要外部服务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要求,现代服务企业也没有找到为制造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切入点。制造企业与现代服务企业之间不仅还没有建立密切的合作机制,而且也没有找到合作双赢的模式和途径。

  (四)创新能力偏弱。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知识和技术是维系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但是,东莞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仍然是典型的“出租”经济,传统服务业比重依然偏大,服务业创新能力偏弱,总体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也比较低,高技术水平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亟需取得新的突破。

  (五)现代服务业人才缺乏。

  人才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关键,但目前东莞现代服务业的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缺乏现代服务业的领军人才。东莞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最紧缺的是企业家资源以及能开拓高端服务市场并能在现代服务业市场有一席之地的领军人物。②缺乏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东莞会展业有比较雄厚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缺少大量懂经济、会管理、了解会展市场行情的复合型人才。③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度较大。东莞位于广州、深圳中间,毗邻香港,在医疗卫生、子女教育、购物、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及广州、深圳和香港,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都相对处于劣势。

  (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欠缺。

  由于部分领导干部还只是停留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认识水平上,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和模式的认识还不够熟悉和深刻,东莞目前还没有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东莞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还是处在一种零星分散和自发的原始阶段。东莞还没有按照现代理念统一规划设计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没有从总体上考虑如何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现代服务业功能集聚、形态美观、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以人为本的未来行动方案。

  因此,必须大力加快发展东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办 法:

  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补充和延伸,是一种共生互动的关系。要依托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以政策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以创新为手段,一方面鼓励制造业企业从制造加工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逐步将运营管理、投资结算、研发设计、品牌展示、产品营销等功能从制造环节剥离出来,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第三方专业服务企业,结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形成与制造业和谐共生、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二、构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要以专业化、规模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律师、会计、审计、咨询等服务业,鼓励中外专业服务机构在东莞设立机构,形成规模大、层次高、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体系。要建设集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技术服务和科技中介功能于一体的东莞测评、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对制造业服务、引导以及支撑力度。积极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跨国公司的外包项目。大力发展国际金融结算、会计服务等配套专业服务,培养一批东莞本地专业服务中介机构,打造东莞特色的金融结算服务产业链。

  三、提高集聚区企业间协作水平。

  企业只有在生产专业化基础之上,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才能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的企业都能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要鼓励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其它企业通力协作,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要通过区域合作、行业合作、地方政府合作、高校合作、科研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促进东莞制造业向制造业融合服务业转型,壮大和提升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优势服务业。

  四、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业。

  要围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培育科技咨询业、技术贸易服务业、科技孵化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技术监督服务业、科技风险投资业等骨干产业,建立配套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和配套服务一条龙的发展格局。

  五、注重引进培养高素质服务业创新型人才。

  现代服务业是高技术、高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素质的服务专门人才,不仅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建设现代服务集聚区的重要支撑。在加快复合型、市场导向型服务人才培养步伐的同时,要大力吸引大量海外留学人员来东莞创办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为东莞发展和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提供人才支撑。强化人才奖励和保障制度,调动各方力量在住房、医疗等方面给予高端服务人才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努力形成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保障机制,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智力支持。

  六、合理规划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要科学制定东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战略规划,引导集聚区合理空间布局。要从宏观上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战略机遇,按照全市产业功能布局要求,以“三重”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多功能、全方位、网络化、服务全面快捷、公共设施完备、功能错位、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为服务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集聚区的经济效率,促进集聚区与东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