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作为信息网络化时代崭新的经济现象,是创新型经济的重要形态。当前,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东莞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已开展了一系列经济互联网化探索,尤其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已在制造业企业和市场之间搭建了若干专业化服务平台,形成了一定的效益,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东莞互联网经济,尤其目前大力推进的电子商务,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比例不高,制造业企业中有47%未开展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与同行、业务相关企业进行业务往来的企业比例不足19%。二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成本高、收益较低。据调查,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驱动因素有50%是基于部门领导、决策者的主动,22%基于政府的主动,市场竞争驱动只占15%。究其原因,目前企业的电商营销成本仍比较高,且电商营销效益不理想,近一半的企业跨境电商销售收入仅占总收入的约10%,有10%的企业在跨境电商销售中无收入。三是企业电子商务人才紧缺,调查中62%的企业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电子商务,但由于人力资源和技术瓶颈,这些企业中真正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比例仅为18%,造成意愿和实际的严重倒挂。四是企业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如缺少龙头支付企业,国际支付体系亟需健全;海关通关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等。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积极应对互联网经济为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认真研究和解决互联网经济,尤其是与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在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加快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办 法:

  1、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镇街、行业企业对互联网经济的认识,推动各方积极发展互联网经济。要使各方充分认识到东莞正面临发展互联网经济的重大机会:东莞制造业所需的生产性服务市场正逐步放大,但在工业经济迈向互联网经济的时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并不统一,至今仍未出现一些极具规模和专业性的市场与服务对接的平台,因此互联网经济在依托东莞制造业方面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给予足够的宏观支持和引导,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

  2、充分利用地缘等优势,打造互联网经济平台城市。东莞可借用互联网,集中台湾、香港、广深等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先发和集中的优势,面向东莞和内地二三线城市提供专业化的平台服务和创意服务,并引领大陆企业向外拓展,把东莞打造成为一个联结内外的一个平台城市,如香港当年所扮演的中转角色一样,从而使网上大东莞就拥有一个新的站位。

  3、重新明确政府在推动互联网经济中的角色定位。针对目前政府在行业环境中占主导地位,影响了大部分企业的营销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电商营销效益的现象,建议政府应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交给市场”,进一步弱化对企业直接的干预,把企业营销行为逐步放开,在法律许可框架下交给市场。同时政府应加强在产业地理经济的研究,集思广益,科学、有效制定电商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并不断推动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建设、支付体系建设等电子商务配套建设。

  4、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区域规划。鉴于东莞跨境电子商务区域规划必须依靠大型港口、航空港、铁路干线、大型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议东莞跨境电子商务规划应围绕东南和西南两翼的物流带来布局。西南线方面,充分利用虎门港、深圳蛇口港、大铲湾码头、赤湾码头、妈湾港等良好物流集散地,以加工贸易企业园区直销出口模式、加工贸易企业园区内销进口模式,开展集中式的大量物流布局。东南线可布局零售和小件物流,以小微企业电商平台一般出口模式、电商企业零售出口快件模式、电商企业零售出口邮件模式、电商企业保税出口分销模式、电商企业保税进口分销模式、电商企业保税进口或出口清单销售模式操作。

  5、加强互联网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东莞各高校、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加强电子商务等学科专业建设,推动互联网经济研究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大力培养契合东莞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技术类人才、商务类人才和综合管理类人才。同时引导加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提高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