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正以每年增加超过1000万老人的速度迈向老龄化。2014年全国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据推算,2025年将是3亿,2042年老龄化人口比例将超过30%。“未富先老”及“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与目前我国进行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极不协调。另一方面,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文化上,我们都还没准备好如何赡养这么多老人。

  东莞是一个由农业大县转型而成的城镇化程度较高,以制造业为特色的中型城市。据有关报道,东莞目前拥有总人口约830多万,东莞户籍人口约180万,其中东莞本地人口约91万人。调查分析认为,2014年东莞户籍老人数为26.8万,占户籍人口的14.27%,并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东莞市也正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出台了许多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并不断提高相关老人的养老补贴,但我市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处在推广试点初级阶段,覆盖面不广,存在许多问题和难题,亟需加快发展和完善。

  1.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应覆盖到所有居住在东莞的老人,包括新莞人老人。

  东莞市是一个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结构严重倒挂,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工业城市,新莞人已成为这座城市创业的主力军。居家养老服务的目的除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利、老有所依外,更重要是要释放劳动力,让年轻人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社会劳动和生产。所以居家养老服务必需覆盖包括新莞人在内的所有老人。要对东莞全市的所有居住老人综合评估,统一筹划,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科学、有效”。

  2.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应包括农村社区和城镇居住小区。

  东莞城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户籍人口和新莞人都居住在城镇小区内。按中国人“养儿防老”的养老习惯,许多住宅小区的业主多会把老人接在身边一起生活,所以城镇各住宅小区居住的老人很多,各住宅小区应成为我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场所。

  3.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是解决老人吃饭和健康保健问题。

  由于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人口小型化、老人空巢化明显。随着老人的高龄化,多伴有慢性疾病,或行动不便,加上现代家庭厨器现代化,老人多不会电器和液化气,存在安全问题等等,老人的一日三餐和健康问题是儿女关注的重点,也是影响社会劳动力的关键,所以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是要想办法解决好居家老人的吃饭和健康保健问题。

  办 法:

  1.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居住老人进行一次调研评估和建档,统筹覆盖东莞户籍和非东莞户籍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外来人口(包括新莞人)已占东莞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已是东莞创业的主力军,长期居住在东莞,按常理也常把双亲接住在身边,所以非东莞户籍老人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而养老服务事业是公共产品,要体现公平性,也只有解决好非本地户籍老人的养老问题,才能真正减轻人口比例占极大多数的新莞人的养老负担,释放劳动力,也才能长期留住新莞人,促保东莞的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

  2.在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城镇居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

  东莞城镇化程度高,大型住宅小区特别多,居住人口密度大,老年人口多。以每个住宅小区为单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将更具体更容易实现,民政局相关部门可开展调研和试点。

  3.着力解决好老人的“吃”和“健康保健”两个根本问题。

  推荐由各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或社区内办集体饭堂,方便家中无人照料老人前来就餐,或由社工、志愿者为空巢老人送餐,解决好老人吃的问题。

  建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二级医院开设老人病房或康复病房,采用日托或全托形式集中管理,采取免费、半免费和社保报销等多种形式,解决长期患慢性病或行动不便老人的健康保健问题。此举可减轻家庭请保姆难和经济压力大的难题,为社会释放生产力。

  4.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和发展家庭医师、护士、社工、志愿者等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并进行培训和建立考核机制。

  5.逐步完善由政府主导、社区(小区)依托、社会参与的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全社会参与和捐助,促进和保障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提案者: 蓝光明,刘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