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东莞首度获得了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这个荣誉的获得一度颠覆了全国人民对东莞原有的看法和固有的认识, 之前脏、乱、差的东莞印象也渐渐从人民的脑海里抹去,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东莞向世界证明了她的真正实力和作为一座成长性城市应有的包容性。目前,全市上下继续力争 “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荣誉的背后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贡献。
能取得文明城市的称号,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是重要的要素, 这些功劳肯定归结于我们可爱可亲的环卫工人们, 他们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黄玫瑰”、“马路天使”和“城市美容师”,用这些词形容他们肯定不为过。
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环卫工人在职工人群中算是最弱势的群体之一,收入不高,但干的活却不少,其收入水平和待遇,与目前的贡献严重不匹配。
目前,全市共有环卫工人近4万多人,环卫工人每人每天清扫的面积平均达4000多平方米以上,每天早上都是4、5点就起床,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每周工作至少6天,劳动强度普遍超负荷。不管是日晒雨淋、炎炎夏日也或是天寒地冷,为了守护这座城市的美丽,他们每天依然风雨无阻地坚强前行。
此外,环卫工人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且工作风险巨大,近年来,也有不少环卫工人因为工作时出现意外而导致伤亡,甚至在2014年出现被殴打事件,因此,我们倡议政府牵头,呼吁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给予实际关怀。
办 法:
1.尊重和认可: 通过更多宣传,让社会都了解环卫工人对创建文明环境做出的重要贡献,认可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且倡导全民提高文明意识和行为,不要随地扔垃圾,珍惜付出劳动的人民,尤其对环卫这些很底层的人员,大家多一份微笑,多一份问候,这样也能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让社会底层人员深深地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
2.确保人员充足和轮休时间: 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地域,都采用的是社会化外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部分环卫公司,为降低费用,并没有足额配备环卫工人,而是加大环卫工人工作量来,造成多数镇街,环卫工人甚至不能“一月一休”,为此,应该督促镇街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加强对人员配备情况的检查,保证每个环卫工人每月至少有3天带薪假期,每月工作时间不要超过280小时。
3.社区提供休息室:在主要社区,利用现有建筑,提供休息室,也可使用移动式 这样他们在太阳暴晒、雷打雨鸣也或是身体疲惫时可以休息一会。 还有他们可以把自己带的水和其它需要物品安心地放在里面, 而不需要背着这些东西扫马路。具体多远距离安装一个, 这个需要有关部门去进行核实和测算。 并且在管理方面可以配备钥匙给环卫工人或安装可以刷卡的门锁,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人员流失而经常换钥匙的烦恼。 如果用卡的话,员工离职后可以交由另一人直接使用。
4.倡导社会关怀:可以鼓励一些连锁便利店或超市开展公益项目,免费提供专门的场地给环卫工人们加热饭菜和喝上热水。
5.小礼包大关怀:通过工会或相关部门每年给他们发放”关怀包” 或 叫”温情包”, 每人配一些防尘效果好的口罩、雨衣、防止手脚开裂和长疮的滋润霜、预防腰酸背痛的活络油和防寒的保暖马甲。
要实现上述关怀措施,需要一定的经费和人力,具体来源有:
1.政府进行主动倡导:建议由文明办牵头,协调各镇街配套专项经费和物资,进行定向的扶持;
2.企业冠名提供支持:建议发动美宜佳、天福等较大的超市和便利店提供场地赞助,对于提供赞助的单位,政府给予公开表彰;
3.NGO参与:建议成立或者联系专门NGO,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他们负责社会资金的筹措和直接协调,落实关爱活动到实处。
希望通过政府牵头,社会各界参与的关怀举措,能使这个最弱势的群体真正感受到社会给予他们的温情,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社会的真正和谐,这样实现幸福东莞的步伐也就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