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医疗秩序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体现,也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客观要求。一段时期以来,在全国一些地方,甚至在东莞本地相继发生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疗机构聚众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201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法发〔2014〕5号印发《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目的是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看病就医环境,为医务人员营造安全的执业环境,从而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市卫计局、市综治办、市公安局等9个部门于2014年5月联合制定并下发《东莞市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为期一年的重点打击“医闹”、职业“医闹”、“医托”及“号贩子” 等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全市47家二级管理以上医院中,逐渐建立了医院警务室,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医闹”、“医托”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已有所减少。但在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中仍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
1、目前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仍不断发生,特别在医院的急诊科等重点科室,时常发生醉酒闹事或医务人员被人身威胁和被打的事件,个别基层派出所存在怕立案或对打人者处罚不力的情况。
2、目前二级以上管理的医院基本建立了警务室, 对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一级管理的医院和二级管理以上的医院的分支机构(如分院或门诊部)尚未配建警务室,对快速和有效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3、医院内及周边常有患者财物被盜抢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群众的就医安全。医院是一个公共场所,人员复杂,来去自由,是盗抢案件的高发区,许多医院内盗抢案件都为团伙作案、流窜作案,小偷利用人多或病人警惕性不高,频频作案,一些小偷被医院保安抓住送派出所后,过几天又到医院犯案,群众意见较大。
办 法:
为此,除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化解医患矛盾外,建议: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整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除开展专项行动外,应将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的行动纳入常态化管理,将此项工作归入各级政府工作范畴,进行目标责任考核,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从而更有效地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恢复良好的医疗秩序,营造更好的就医环境。
2、加强医院警务室的配建工作,除在二级以上管理的医院建立警务室外,应在一级管理的医院也配建警务室,在二级管理以上的医院的分支机构可根据规模、人流量及周边警务情况配建警务室,以强化医院内警务处置力度。
3、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医疗场所的治安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医院及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对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各类涉嫌犯罪案件,公安机关要加强侦办的力度,加强对医院内及周边盗抢团伙的打击,并予严厉惩处。
4、完善警医联动机制。医疗机构要制定完善重大医疗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健全警医联动、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急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各级公安机关要与辖区医院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接到医院报警,要迅速调派警力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果断制服侵害医护人员、患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并依法严惩。
5、医疗机构要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巡查,建立完善医院安全防范日常管理制度。要加大巡查密度,重点加强急诊室等重点科室的巡查,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先期处置,并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