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垃圾处理衍生的环境污染、土地利用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民的健康以及我市的发展,群众对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污染投诉日益增多,垃圾填埋对土地使用及污染越来越严峻,为改善我市的环境质量,提高我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提高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进一步加大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尤为必要。当前我市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目前,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0000吨/日,建有市区环保热电厂、横沥环保热电厂、厚街环保热电厂等3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约为6300吨/日。此外,塘厦石潭埔垃圾填埋场、虎门五马垃圾填埋场、樟木头樟洋垃圾填埋场经扩容整治,可达到国家无害化Ⅱ级以上标准,卫生填埋总处理能力1700吨/日。这意味着,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总处理量约8000吨/日,仍有约20%的城市生活垃圾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进入环境,对环境产生污染。

  二、简易垃圾填埋处理带来土地压力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过43%,此外还有十几个镇街的开发强度甚至超过了50%,东莞远超国际公认的土地开发强度的警戒线(临界点30%”)。全市有120个大小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仅水乡经济统筹区就有41个,总共占用约2000亩土地,严重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使土地资源本来就非常贫乏的东莞显得更加紧张。

  三、垃圾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全市仍有大小填埋场120个,存量垃圾约2000万吨,其中存量垃圾总量在100万吨以上、且靠近水源保护地的大型简易填埋场有3个,存量垃圾总量在30万吨至100万吨之间、且靠近水源保护地的中型简易垃圾填埋场有4个,“简易填埋不仅招来大量群众投诉,且由垃圾产生的渗沥液没能获得有效处理,对生态环境(地下水及周围水环境)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同时我市已建成的市区环保热电厂、横沥环保热电厂、厚街环保热电厂每年产生的飞灰约34000吨(按1.5%计算),未经处理直接填埋,给环境带来了二次污染。

  办 法:

  一、提升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首先实施垃圾分类,从源头控制垃圾的输出,有效提高我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以及减量化的双重目的。其次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我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降低垃圾简易填埋工艺处理的占有率。

  二、降低垃圾处理对土地资源的依赖。一方面推进焚烧处理工艺的提高和推广,提升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推动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逐步退出,减少填埋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我市垃圾填埋场的整治,将我市已埋垃圾挖掘转移至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对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建设,从而推进我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三、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对已建成的简易垃圾填埋场建设并完善防渗漏系统,防治渗滤液向地下水渗漏,结合推进垃圾渗滤液整治工程建设,对渗滤液进行有效收集处理,从而降低填埋厂渗滤液对地下水以及周边水环境的污染。二是对已建成的垃圾焚烧厂进一步改善废气污染治理工艺,减少焚烧厂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三是建立城市垃圾飞灰处理厂,对飞灰进行减量化、固化处理,有效降低飞灰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填埋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提案者: 黄蔚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