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浩劫,造成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东莞地处华南沿海,广九铁路贯穿其中,邻近省会广州,是被日军摧残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东莞又是华南敌后抗战的重要战场,东莞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2006年至2008年我市开展的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的初步数据,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东莞军民伤亡36000多人,其中直接或间接死亡4000多人。

  日军为了美化和掩盖其侵略战争罪行, 于1940年2月11日在虎门鹅公山山顶上建造一座“兴亚忠魂碑”(也称“日华忠魂纪念碑”);1940年6月,又在莞城的中山公园(今东莞人民公园)盂山上建造另一座“兴亚忠魂碑”。这两座碑,都刻有碑文,把侵略战争的目的美化为“八纮一宇”(即所谓“天下一家”,日本军国主义建设大东亚共荣圈根本方针的用语,是日本宣扬大东亚侵略战争正当性的成语)。

  抗日战争胜利后,虎门当地政府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在鹅公山日军纪念碑的基础上,用灰浆覆盖其碑身外层和文字,刻上“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字样,改造成为新的纪念碑。1946年4月20日虎门当地党政军民举行公祭大会和纪念碑揭幕仪式,有3000多人参加。这座纪念碑,已成为东莞抗日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象征,也成为日军侵略东莞的有力见证。

  20世纪50年代,海防部门曾在碑顶上加建一个圆形瞭望台,并在碑身一侧安装钢筋扶梯,破坏了纪念碑的原貌。目前,这座纪念碑已破损不堪,外围所覆盖的灰浆已剥落,“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14个字已有7个字脱落,其余字体模糊不清。更有甚者,竟然露出了日军原“兴亚忠魂碑”的“亚忠”二字。这是对东莞抗日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的极大亵渎。此外,纪念碑被周围树木和杂草掩蔽,原有的上山小道也荆棘丛生,难以行走。此外,这座纪念碑的名称是“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而不是近几年一些书报刊发表的文章写的“虎门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那是不符合史实的。

  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惨绝人寰的灾难,罄竹难书。但是,战后日本直到今天仍然否认侵略历史和罪行,竭力推卸侵略战争的责任,肆意歪曲历史,公然挑战人类良知。对此,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为了让东莞人民记住这场民族解放战争和灾难历史,有力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言行,更加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振兴中华,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同时,也是为了给东莞人民一个负责任的历史交代,为子孙后代还原和保留一个东莞人民抗战的历史见证,我们建议: 在虎门鹅公山山顶修建一个以东莞抗战历史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办 法:

  1、继续保留并按原貌修复日军“兴亚忠魂碑”,把目前由虎门中学收藏的原碑文石板移放回修复的碑身上,让人们更加直接地看清日军侵略罪证。

  2、在日军“兴亚忠魂碑”附近,重新设计和修建一座“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供人们祭奠和纪念。

  3、以这两个碑为中心,规划设计一个纪念园,完善配套设施(如上山道路等),方便人们参观。

  4、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力争在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建成开放,最迟于2015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前建成开放。

提案者: 林俊强,李炳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