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高铁站将成为我市第一火车站。虎门站是东莞境内目前唯一的高铁站,是我市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建设并向网络化与规模化发展,高铁可以通达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市民可以选择高铁出行,可以预测,虎门站将取代东莞火车站、东莞东站、常平站等站成为我市第一火车站。

  虎门站开通三年多已不堪重负。日均客流量超1.2万人次,为当初设计量4倍。“停车难”、公交配套落后及出租车管理混乱三大问题。虎门站2011年12月开通时的情况为:(1)车次:一天64趟列车经过;(2)客流:当时设计日均客流量3000人次;(3)配套:公交上落客站设15个候车位、15个公交续车位,社会停车场196个车位。三条直达专线(公交快线18路、19路、20路),5条临镇公交线路和3条镇内公交线路,并有23条跨镇公交线路。虎门站2014年11月的情况为:(1)车次:周一至四,日均110趟车次列车经过,周末节假日120-130趟;(2)客流:周一至四,日均客流量6000多人次,周末8000多人次,节假日最高达1.2万人次;(3)配套:公交上落客站设15个候车位、15个公交续车位。虎门镇8路、10路,厚街6路、17路和沙田4路等五路镇内公交。开通801和808直达市区公交。社会停车场车位扩至600多个,多条跨镇公交仍途经高铁虎门站。

  虎门南站的命名识别区分度不高。作为沿海高速铁路在我市境内设置的唯一站点现初步命名为虎门南站,在外地人眼中很容易与虎门站混淆,常平镇曾经的东莞站与东莞东站给外地人带来了许多困扰。

  2013年以来,虎门站虽有改善,但效果不理想。在2013年1月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本人提交了一个提案《关于维护我市形象,加强虎门高铁站规范管理的建议》, 并在2013年东莞“两会”首次举行政协委员即席发言大会上发言有关虎门高铁站规划建设的问题。2014年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民盟市委会提交了一个提案《关于优化虎门高铁站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建议》。东莞市政协委员陈丽敏也曾表示,高铁虎门站原本是一个宣传城市、展现城市特色面貌的极佳窗口,“但由于周边配套跟进较慢,环境脏乱差、缺乏规划,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市民出行的心情和生活质量。”这些提案得到了虎门镇有关部门的关注,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办 法:

  1.从全市战略层面的高度,把虎门站作为我市第一火车站来做统一规划,谋求在中国高铁网络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地位,争取有始发站。

  2.加快虎门站站前广场的建设。

  3.将虎门站改名为东莞南站,由于有R2轻轨与市区联系,改名为东莞南站不容易引起歧义。同时可将沿海高速铁路在我市境内设置的唯一站点命名为虎门站。

  4.凭借我市全面推进公交体制改革的机会,优化虎门高铁站跨镇公交线路等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提案者: 左远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