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和研究中国海洋战略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政治保障。东莞位于珠江出海口,区位优势突出,拥有宝贵的海岸线,发展海洋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2014年5月,东莞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海洋经济的意见》,《意见》提出:深入推进我市海洋强市建设。到2017年,海洋强市建设深入推进。海洋经济空间不断优化,麻涌、沙田(虎门港)、虎门、长安几大海洋经济主体区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到2020年,基本建成海洋强市。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市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显著优化,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显著提高,科教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建成全省重要的海洋产业示范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区和海洋生态宜居区。
近年来,海洋生物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作为一个产业,已经成为医药行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领域,被称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东莞市要积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临海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应该作为优先考虑规划布局的产业。
办 法:
1、建议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列入我市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尽快研究规划布局并推动实施。2014年3月,国家海洋局发布《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增长率最高,全年实现增加值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成为突出亮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正行驶在快车道。
2、建议在我市长安新区和虎门港区规划建设海洋生物医药科技聚集产业带。我市长安新区定位为珠三角国际湾区海洋文化名城、东莞滨海商务新城,发展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新兴产业等。虎门港新区定位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为主体的高端化、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海洋新兴产业符合两大新区的规划发展。
3、建议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扶持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在我市发展。以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材料和海洋生物制品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构建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研发、试验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研发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逐步打造完整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链条,聚力开发一批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新产品,力争把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业培育成我市新的先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