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镇道路的服务水平,保证道路完好和安全运行是一个城市维护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之一。道路完好率从硬件设施上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并与每一个市民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东莞经济发达,道路建设成绩显著,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但随着城市道路投入使用后,由于自然老化、车流量增加、重车碾压、周边工地施工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路段经常出现路面破损,因未及时维护,路面破损严重形成凹陷,甚至是大坑,个别路段的大坑未及时维护而长时间存在,这些不良路况往往会引起汽车轮胎爆胎,此时如果车子是在高速行驶中,爆胎之后很容易失控撞上其他车辆和路基,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造成翻车,对车内人员造成极大的威胁,群众对此意见较大。这些路面破损易发路段主要集中在:

  1、车流量大、过境车辆较多的道路。如环城路、港口大道、部分镇街车流量大的城市主干道,城区高发的路段主要集中在东莞大道环城立交、松山湖大道八一路连接处、环城路东莞高级中学路段等。

  2、有围蔽施工的路段。这些路段多数依然在施工,或个别已停工,相当一部分道路坑坑洼洼、雨水积水等破损现象依然常见,部分路段破损情况严重,破损路段长时间得不到修复,随时会出现大坑,给车辆、行人通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围蔽施工东部快速寮步上屯路口、莞龙路下桥地下排污管道施工段、港口大道东莞大道延长线、东莞大道轨道交通站施工路段等等。

  办 法:

  1、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巡查维护力度。应将城市道路破损问题列为市容环境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长效管理考核机制。加大巡查维护力度,特别是下雨过后路面更易破损,加强对重点道路及路段的巡查,一旦发现破损,就要限期整改;尤其是对工程道路、工地周边路段更要及时修补,把道路破损对城市交通、市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强调文明施工,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加强对涉及挖掘城市道路工程的管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施工,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对受施工影响的破损路面进行修复,把施工对道路破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严格控制市政设施完工后道路修复质量,保障道路的安全通行功能。

  3、畅通的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及时发现和及时维修的制度。目前市镇村的道路,其维护责任单位不尽相同,投诉处理的电话也不同,市民发现路面破损严重,大都不知向何部门打电话投诉或建议。东莞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已于2014年12月17日试运行,建议将此类的投诉与建议纳入政府服务热线范畴,方便市民进行投诉或建议,统一此类投诉与建议的接报及处理,建立和健全及时发现和及时维修的制度,使破损路面能得到及时发现和修复。

提案者: 黄灼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