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比,东莞城区的交通拥堵情况并不算严重,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多,加上一些城建工程占道施工,在中心区和一些连接镇街的主干道上,部分路段在高峰期还是有一定的压力。据相关媒体调查,东莞中心区的拥堵点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集中区、商贸业集中区、办公集中区以及车站周边4大区域内,特别是东莞大道沿线受城轨施工影响,每到早晚交通高峰,成为整个城市形成“堵局”的中心症结。

  在道路条件改善有限,而上路车辆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让政府方便高效掌握市民交通出行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网规划决策的准确性,减轻城市上下班期间部分路段的交通拥堵,为市民提高优质的交通出行服务。如何可以在规划居住区、商圈区等规划城市布局时有大量的数据支撑政府决策?

  本提案拟建议政府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和社会公共服务。大数据技术(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或政府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目前的数据资源及技术平台现状

  1、根据市统计局和东莞调查队联合发布2013年统计公报,截至201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002.49公里,高速公路335.11公里,公路密度202.9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民用)突破150万辆,达到154.69万辆,增长4.0%。其中汽车保有量138.91万辆,增长15.1%。随着机动车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出行需求总量和对交通品质要求日益提高。

  2、截止目前,东莞建成6000个高清视频监控点,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努力打造全市城乡治安视频防控“天网”。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充分运用了当前国内外高清视频应用成熟技术,整合了视频浓缩摘要、智能双目、视频诊断、人车剥离等智能化功能。通过近年来全市各级部门建设的高清视频监控点,可以为采集及了解目前交通现状,各路口的车流量及车速等数据提供基础。

  3、2015年1月16日,东莞市召开全市综合交通调查动员会,2015年春节过后,将启动全市范围内的居民出行情况调查,预计将抽样调查约15万人,6万户。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进一步了解城市交通特征、分析交通症结所在,依靠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建立科学的城市交通模型,提高决策水平,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

  4、近年来,东莞市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全市政府信息资源统一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对各职能部门分布的、异构的、跨网络的资源库进行统一共享,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办 法:

  1、通过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采集涉及各部门的交通出行信息,主要包括市公安交管部门的机动车登记数据、市公安部门治安管理部门的市民居住地点数据、市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部门的市民就业数据、市教育部门的学校及学籍数据、市交通部门的公交路网、线路及运力数据、治安视频防控“天网”产生的交通流量数据、市工商部门掌握的企业地点分布数据、市经信部门掌握的商圈数据、市卫生部门掌握医疗机构数据以及2015年全市综合交通调查掌握的各项数据等等,初步形成市民交通出行基础数据。

  2、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建立各类分析模型,可以基本预测及掌握市民交通出行路线、需要使用的交通工具、通过的主要交通路口等。例:一家三口的家庭,居住处在东城某小区,每天8时左右:父亲驾车到南城某科技园区上班,会经过的主要道路及道路红绿灯等情况;母亲的搭乘公共汽车到南城鸿福商圈上班,大致会搭乘公共的班次及路线;小孩在东城某中学上学,大致会搭乘公共的班次及路线。通过大量数据的对比及分析,政府可以动态掌握市民交通出行的需求,不同时段对道路的使用需求等。

  3、对于大数据处理平台运算分析出来的各项情况,交由各级政府部门协调讨论,可以就交通管网的规划设置、公共交通运载能力及资源投放等提供决策辅助支撑。另外,这些运算出来的数据,也可为政府在交通施工决策、疏导交通分流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例:决定对某道路某车道进行施工时可以预计出对市民交通出行的影响,从而更优地选择开工时段,提前做好交通疏导分流及指引等。

提案者: 蔡东文,郑泽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