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力度,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污水处理工程系统——37家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相继投入运营,设计总规模达258.5万吨/日,现状日均污水排放量320.5万吨,日均污水处理量约为270万吨,处理率约为84.24%,全市截污管网总长1278.5公里,其中35项镇街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已完成建设长度849公里,城区截污管网328.5公里,提前实施截污次支管网90公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市河道及水库水质、水环境、水生态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以水乡经济区为例,水乡经济区包括我市西北部的“10镇1港”,河网水域面积约122.4平方公里,干、支流总长度约837.4公里,2014年上半年监测的15个断面中:III类和IV类水质的断面各3个,分别占总断面的20%;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分别为4个和5个,分别占总断面的27%和33%,河道现场景观黑臭。

  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全市截污主干管网工程仍有最后11公里管道及19座提升泵站未完工,部分截流井(堰)没有打通,部分管道、提升泵站未正式通水;次支管网建设缓慢,截污管网系统尚未完善;最后几十米的末端支管(接户管)投资、建设、管理尚未明确,各小区雨水管网、污水管网错接严重,雨污分流源头就出现合流现象,直接影响了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整体截污治污效益的充分发挥。污水管网是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输送的主要渠道,是连接污水产生源和污水处理厂不可或缺的环节,厂、管必须有效配套衔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截污次支管网是污水处理厂配套主干管的延伸,是截污管网系统的“毛细血管”,是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效果的重要基础。接户管又是完善截污管网系统使城镇排水体制从合流制向分流制转变的关键途径。亟需通过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升截污效能,以达到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的目的。

  办 法:

  一是对已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要加强全面排查,杜绝河涌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时减少管道病害引起地下水渗入导致污水收集浓度降低现象的发生。

  二是对已实施雨污分流的地区,要梳理雨污管道关系,加强管理,防止雨水混入污水管道。特别是要对接户管的投资、建设、管理模式进行调研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是对负荷率长期偏低的污水处理厂,要加快服务区配套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四是对企业排水,要深入调研,允许部分企业废水在经过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进入市政管网标准后,排入截污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我市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提案者: 张国麟

  张国麟代表:  

  您在东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综合管理,提高全市治污效能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污水  

  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就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核查研究,办理意见如下:一是完善系统规划。我市正在开展加快完成《东莞市污水处  

  理工程建设规划(2003-2020)》(污水处理厂建设部分)修编工作,研究制定了全市水环境治理(2015-2017)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三年全市污治理工程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属地推进辖区内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深入摸查全市截污管网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有效提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和污水进水浓度,于2015 年6 月底前完成摸查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内容、投资规模和实施安排。二是加快截污主干管收尾。加快全市截污主干管网工程收尾及验收工作,重点完成横沥、塘厦2 处穿越铁路护管工程及谢岗、横沥、常平、塘厦 11 处穿越铁路污水套管工程;完成南畬段、常平石马河段和东深路段、常平西6 号井至8 号井段、望洪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甩头管道等工程;修复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主干管网Wb30-Wb35 段;推动望洪4 座、沙田3 座以及虎门威远泵站、石排泵站、常平东泵站等10 座中途提升泵站投入使用。实现截污主干管网全线贯通。三是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2015 年底前,基本完成已列入节能减排任务的石马河流域200 公里和水乡经济区150 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在此基础上,按照投资省、见效快、易实施的原则,围绕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和污水进水浓度的目标,用3 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不少于400 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并逐年同步排查解决雨水管渠、截污主干管网及次支管网之间的混接、错接、漏接问题,减少地下水渗入,杜绝河涌水进入污水处理厂。2015 年基本完成400 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前期工作,2016 年全面动工并争取在2017 年底前完成建设。四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建立健全全市污水处理厂监管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发挥效益。并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资源整合,着力打破截污管网市镇分割、厂管分离的局面,逐步建立全市污水处理厂与截污管网一体化格局。2015 年6 月底前研究制定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一体化方案,并加快实施。五是加强排水许可管理。我局将加快建立全市雨水、污水排放渠道信息管理平台,加大排水执法、排水管理宣传力度,尽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自觉申报、全社会监督的工作局面;加强巡查和执法力度,全面推进排水许可审批制度。

办理单位: 东莞市水务局;东莞市环保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