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火车站位于茶山镇与石龙镇交界处,定位为“市区门户副中心”,是广深铁路、轻轨、公路互通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是推动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火车站还没有配备口岸功能。希望市委、市政府及市政协秉承一直以来对东莞火车站的重视与支持,加快在东莞火车站增设铁路客运口岸功能。具体理由如下:
一、凸显东莞火车站综合性交通枢纽作用。东莞火车站实现全线通车后,已经成为我市四大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承担东莞往广州、深圳、香港方向的客运任务。有业内人士表示,“若火车站内没有设置口岸,基本上只是一个中间站而已。”只有落实口岸等配套工程,东莞火车站才能真正成为东莞中心城区与广州、深圳之间的快速通道,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广州深圳香港,穗莞深三城才真正融入“半小时生活圈”。
二、服务东莞区域经济发展。东莞火车站地区是东莞市与珠三角地区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人流、物流高度集聚的地区。口岸功能实现后,将为火车站地区带来巨大的客流量,这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驱动力。同时,围绕综合交通枢纽,火车站将成为东莞又一个重要的对外窗口,进一步增进东莞与香港乃至全国的沟通联系,必将更好地促进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
三、方便中心城区市民前往香港。据东莞口岸局统计,从常平铁路客运口岸坐火车赴香港的本地旅客九成来自常平、大朗等周边镇,大城区的旅客仅占一成左右。可见,常平铁路客运口岸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未来,东莞火车站将实现与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无缝接驳,市民搭乘地铁前往东莞火车站,再从火车站搭乘广九直通车,即可直达香港。对于中心城区市民而言,火车站将成为直达香港最便捷、最快速的选择。
办 法: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市委、市政府从科学构建全市交通大网络以及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国家、省、市层面进一步推动在东莞火车站增设铁路客运口岸功能。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争取在东莞火车站设立铁路客运口岸,若省层面不批准,则大力推动东莞铁路(客运)口岸常平站在石龙增设上下点。原有的申报思路是在已开放的东莞铁路(客运)口岸常平站的基础上,增设石龙上下点,实现一个口岸两个点,以“三不增”原则(即不向中央机关及相关部委请求增加机构、增加人员编制,以及东莞铁路客运口岸不增加业务量原则)开展有关申报工作。希望市委、市政府秉承对东莞火车站一直以来的重视,继续加大力度,联合省、市相关单位,争取在省层面报批,尽早实现东莞铁路客运口岸在石龙增设上下点。
二、加快口岸配套设施建设进度。继续做好与市相关部门、石龙、茶山等镇的沟通协调工作,落实查验现场布局、办公生活区的选址规划及实施工作。
一方面,明确东莞火车站口岸查验场地布局规划及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市规划局在东莞站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已预留了口岸的用地,在东莞站站房内设计预留了约3200平方米的出境大厅,另外在站房旁的站前广场内规划有约4500平方米的地下建筑作为入境大厅,但由于设立口岸的批复未明确落实,故工程实施方案处于暂停状态。为加快推进工作进度,建议尽快明确东莞火车站口岸布局查验场地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以尽快开展立项、施工图设计、投资审核、工程招投标等工作,确保口岸查验场地建设不滞后。
另一方面,加快落实口岸办公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并明确工程建设实施主体。由于口岸办公生活配套设施用地需求较大,口岸相关单位共申报了约70多亩土地,且都要求独立院子,无法在火车站旁边解决用地。建议市口岸局统筹好各查验单位配套设施的建筑面积、功能等用户需求,以确定建设规模。由于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量大,建议尽快明确口岸办公生活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明确设施规模、基本要求及方案,并将方案落实到规划设计中,加快工作进度。
三是完善东莞火车站配套设施建设。东莞火车站是我市境内四大综合枢纽站之一,汇集了铁路、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出租车、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但是,目前的道路、公交等配套设施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建议尽快完善火车站配套设施建设:1、加快城市交通轨道R2线的建设;2、加快桑茶快速建设,进一步升级方中路;3、打通生态园道路,解决现有断头路问题;4、加快微循环道路建设;5、加快公交网络建设,实现市域、市内跟东莞火车站的接驳。
提案者: 茶山镇政协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