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陆续启动了“科技东莞”、“商贸东莞”、“创业东莞”等一系列工程,出台了培育企业创新科技平台、推行品牌化建设、壮大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及大量的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文件。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市政府出台的各类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文件超过40余件,且各文件的扶持对象、申报流程、主管部门、评估考核等内容差别很大,各主管部门从自身工作实际和重点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自成体系,制度设计缺乏通盘考虑和协同机制,容易产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资助内容交叉重叠、申报审批透明度不高等问题。我市目前仍欠缺对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专门的、系统的监管制度。虽然2007年出台了《东莞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以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但其早于“科技东莞”等重要产业扶持政策前出台,主要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公共事务专项资金的管理,内容也比较宽泛和原则化,而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是直接面向社会各类型的企业、组织发放补助,其监管要求更加严格,措施应当更加完善和细化,因此该《规定》并不能完全满足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监管的特殊要求;虽然2012年针对“科技东莞”工程资金项目出台了《东莞市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问责暂行办法》,但只是对已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问责追究,不是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系统监管。鉴于此,很有必要建立全市统一的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专项资金阳光运行机制,确保各类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发挥应有作用。

  办 法:

  一、建议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科技、经信等主管部门研究制定统一的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监管制度,明确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规范专项资金业务公示程序,完善项目绩效追踪机制,对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制定责任追究措施,确保各项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进一步提高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能力和运行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建议借鉴杭州、沈阳、中山等城市以及正在试运行的“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的先进经验,建立全市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类资金的立项、申报、审核、拨付统一纳入系统平台,以便申报项目的追踪管理和数据统计,确保各项扶助资金信息公开透明。

提案者: 陈鸿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