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对解决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方面做了多方面工作,通过积分制办法吸纳学生,并通过发布《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对新莞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门槛”逐年降低,特别是今年4月,大幅上调在莞拥有房产所得积分和倾斜所需技能人才等,看得出,东莞政府在积极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开展新莞人子女的教育工作,某种意义上取得一定成效,较好地保证了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但也受东莞经济、社会客观因素影响,新莞人子女教育仍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新莞人在东莞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新莞人子女数量更是快速增加,东莞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快速增长的新莞人子女教育需求差距越来越大,矛盾也日趋突出,如许多家长投诉积分入学的手续繁琐至极,学校录取结果消息公布滞后、买卖学位等。如何进一步放宽新莞人子女入读公校门槛的问题仍需继续不断的努力。

  办 法:

  对如何进一步放宽新莞人子女入读公校门槛提出思考与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的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公办学校资源稀缺和能力后劲不足问题。

  除了各镇街可考虑到民办学校购买学位,以缓解公办学位的不足外,全日制公办学校应努力接收来莞务工人员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府可适当推出优惠政策,对接受新莞人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和困难的公办学校,政府予以相应扶持。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次接纳新莞人就学的格局,通过公办学校挖潜、创办公办新莞人子女学校,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新莞人子女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逐步实现一视同仁,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保障新莞人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二,加强民办新莞人子女学校的扶持和管理。

  要加大对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资助力度,逐步实现同等享受当地学生的待遇,实行按实际在校生人数拨付经费的办法,这不仅可以提高经费使用率,还可以鼓励公办学校重发挖掘潜力,增强接受能力。由东莞市财政统一拨款,设奖励奖金,对通过评估、接纳率高的学校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力量兴办的新莞人子女学校的扶持,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体系,统一管理,使之逐步走上有序办学轨道。

  第三,继续提高新莞人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重。

  解决新莞人子女上学主渠道还是公办学校,应逐年提高新莞人子女在公办学校中的接纳比例,提高吸纳率,实现本地学生与外来人口学生比例逐渐趋于平衡,还有,在进一步扩大公办学校接纳比例的同时,还要注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注重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四,简化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申请程序。

  积分入户和积分入学的信息实现共享,统一由新莞人服务管理局收集、管理和受理申请,并根据居住年限、住房、纳税、社保等项目进行打分,建立电子档案,便于查询与使用。简化积分入学申请程序,实行一次性正确告知机制,突显人情味,以新莞人立场开展积分入学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障碍,保证积分入学申请流程通畅、简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政策能够做到真正地惠于民、便于民、利于民。

  最后,建立完善新莞人困难子女入学救助机制。

  市、镇政府拨专款或通过慈善协会、社区资助等形式,帮助新莞人中家庭困难子女就学等。

  进一步放宽新莞人子女入读公校门槛的问题,既是东莞和谐社会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需要,也是留住新莞人共同发展的需要,新莞人选择东莞这座城市,选择扎根这里,为建设这片美丽的土地挥洒才华与激情,对东莞的建设和发展的贡献是很重要的,解决了新莞人子女就学问题,也充分体现了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

提案者: 叶宝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