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近几年,我市认真贯切落实《国务院有益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经过各方面努力,取得长足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不断升温,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单独”家庭可生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既为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推进我市学前教育的建设,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是我们将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办幼儿园数量少,无法体现政府主导作用。公立幼儿园具有一定的财政支持,且管理正规、师资队伍稳定、硬件设施完善、收费相对合理,是学前教育的优质资源。至2013年底,我市共有幼儿园84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91所,民办幼儿园650所,公立幼儿园数量少,远远满足不了适龄学前儿童入公办园的需求,无法体现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导作用。

  (二)教育经费保障不足,制约了发展进程。各镇(街道)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参差不齐,与其他学级相比,多年来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一直较少,投入的不足必然导致发展的滞后。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欠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依据,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完善。

  (三)幼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流动性大。幼儿教师待遇不高,大多数又没有编制,加之工作辛苦,压力大,社会认同度又低,因而造成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以致大部分幼儿园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不少幼儿教师反映,超负荷的工作任务容易使其产生职业倦怠,更缺乏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进不来”和“留不住”人的现象在各级各类幼儿园中普遍存在。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相对简陋,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陈旧、场地偏小、班容量过大。教师、保健医务人员等人员配备达不到标准,环境、饮食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群众反映强烈。

  办 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学前教育对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学前教育的认识,摆上日程,统筹协调,强化责任和义务,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共同参与,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二)科学规划,增加投入。要结合镇(街)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按照“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公立,扩充优质”的原则,制订和完善未来一个时期幼教事业发展规划,尤其要合理安排学前教育用地,科学布局。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不断扩大数量和规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引导“低、小、散”幼儿园走联合办园的路子,向社会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使各幼儿园优势互补、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三)优化师资,提升内涵。通过建章立制,重点解决从业教师和保育人员的身份、编制、待遇、职称、培训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特别要加快制定并落实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建立幼儿教师激励机制和示范幼儿园实习基地,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的研究和观摩活动,提升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科学保教质量。努力让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确保各类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发展幼儿教师队伍。

  (四)落实措施,狠抓质量。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审批和办学行为,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机构监管机制,制定办园标准,把好准入关。认真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发挥专兼职教育督导的作用,帮助指导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规范幼儿园的课程开设和教材使用,注重儿童体育锻炼、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严厉制止学前教育日趋严重的功利化、小学化倾向。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督促幼儿园完善“三防”建设,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积极打造“平安幼儿园”。

提案者: 李权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