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曾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市正着力实现历史性转型,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具有科技创新力、行业引导力的重大项目、重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以此带动东莞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完成高水平的二次起跳,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打造全新品牌形象。
在东莞,传统支柱产业如:电气机械及设备、家具、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均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集群,良好的集群效应逐渐凸显出来。同时,纺织服装工业作为东莞市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涌现出以纯、超盈纺织、搜于特与都市丽人等一批优秀企业。
2014年5月23日,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代码2111.HK)。超盈纺织是全球最大的女性内衣物料制造商之一,其占市场份额约2.3%,是弹性织物面料制造商的龙头企业,业内排名第2位。
2014年6月26日,都市丽人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代码2298.HK),成为内地首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内衣企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品牌贴身衣物企业,其销售额与门店数量均排名行业第一,2013年,都市丽人市场份额为2.8%左右,大约是第二大公司的3倍。
东莞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女性内衣物料制造商与全国最大的品牌贴身衣物企业,并相继于2014年陆续在香港合交易所股票主板挂牌上市,在国内尚属首例。东莞在内衣产业链中拥有如此规模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但未能形成内衣产业集群,极大制约了本地支柱产业发展与相关企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是2013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多,但 2013年中国人均贴身衣服消费仅为23美元,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约为76美元,中国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中国贴身衣物行业不断壮大,并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贴身衣物行业于2013年的销售收入达约人民币1,944亿元,即2009年至201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4%,中国贴身衣物行业销售收入有望于2018年前达至约人民币4,553亿元,相当于2013年至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8.6%,将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2%的约8倍,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从世界其他市场的经验来看,许多成熟市场的领先品牌均占据超过15%的市场份额。例如,维秘占美国市场19%的市场份额,而华歌尔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也占到约18%。而中国最大的品牌贴身衣物企业市场份额仅为2.8%左右。中国的贴身内衣品牌未来将有巨大潜力。
借鉴案例:南海盐步内衣产业集群
近年来,广东南海盐步镇大力发展内衣业,形成了规模大、档次高的产业基地,引起国内外内衣行业的广泛关注。
盐步内衣业起源于1979年。最初,香港黛丽丝有限公司以“三来一补”的形式在盐步开设盐步第一家内衣厂,生产加工内衣出口,为盐步的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地,培育出一批内衣生产的技术骨干力量与生产管理人才,使盐步一跃成为中国现代内衣工业的发祥地。在经历了二十多年市场的历练以后,盐步逐步涌现出一批具规模、上档次企业,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品质优良、信誉卓著的内衣品牌,使盐步成为中国的内衣名镇。
盐步是国内最早生产内衣的地区。统计数据显示,盐步现有内衣生产及相关企业500多家,年产内衣成品4000多万打(约4.8亿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年产值超过30亿元,是国内中高档内衣品牌最集中的地区。在中国内衣15个消费主导品牌中,盐步内衣品牌就占了7个,并培育了中国名牌产品奥丽侬,以及紫兰蒂、依曼丽、依之妮等6个中国知名商标。盐步内衣品牌在中国的专卖店、专柜遍布国内大中城市,在全国的内衣销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销出口美加、欧盟、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内衣作为盐步特色支柱产业,其政府为企业发展搭桥修路。发展思路以主体产业带动一批产业,以10多家大企业带动几百上千家小企业,以政府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创造产品名牌的发展战略,共同把内衣产业做大,促进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内衣集群产业,大量带动来当地的税收与就业。
一是投资兴建中国国际内衣城、中国内衣创新科技中心,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企业生产服务。
二是举办一些内衣产业相关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诸如多届“内衣模特大赛”、“中国南海(盐步)国际内衣文化节”、“中国国际内衣博览会”等,全面打造盐步内衣城,并带领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种博览会和研讨会等。
三是制定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创名牌产品,对获得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的,政府给予企业相关奖励。
目前,“盐步内衣”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高效的运作机制、强大的销售终端以及专业的服务平台,在加快推进中国内衣创意产业园、盐步内衣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以及盐步内衣标准联盟三大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构建研发设计、标准认证、信息服务、商贸物流和教育培训等5大体系,努力为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配套服务。2012年,顺利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双优”试点验收——广东省第一批专业镇(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点试点、广东省先进制造业标准化试点。
办 法:
东莞同时拥有内衣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军企业:全球最大之一的女性内衣物料制造商——超盈纺织与全国最大的品牌贴身衣物企业——都市丽人,并同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企业。与此同时,东莞还具有大量的内衣代工厂,经过多年发展,东莞虎门、茶山、凤岗等镇区都已经形成成熟且完善的内衣、内裤研发,生产等世界级水平,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打造东莞内衣产业集聚区。但是,目前这些企业处于散兵作战的状态,尚未形成集团军的规模化作战优势,因此,建议为东莞市内衣行业优质企业的发展做整体规划,引导优质企业间强强联手,实现优势互补,实现一盘棋式的发展,构建新型时尚内衣产业集群。
1、设立产业园区,科学合理规划,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入驻。结合东莞内衣龙头企业产能需求及未来规划,设立内衣产业园,合理配置园区内各种资源,以规划引导产业的发展。从产-供-销全方位考虑,产能效能合理布局,防止出现盲目建设和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使园区主导产业错位发展;协调内衣产业园区各企业的互补性,使其在合作中良性发展,在互补中共建双赢。
2、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聚集优势。围绕内衣龙头企业,吸引、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大公司、大集团。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标准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
同时,增强内衣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或共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引进和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和方法。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知名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
东莞已有都市丽人与超盈纺织产业链领军企业,依托两家内衣上市公司为核心,通过沟通左右、带动周边,汇集上下游产业链实行集团化体系化引进,涵盖原辅料生产供应到内衣研发,制造、包装、展销、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打造内衣产业集聚区,以更好的发展整体效应。全产业链内衣集聚区打造成功后,将持续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形成推动力,提升东莞市整体形象,成为东莞市的新名片。
3、健全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产业链结构配套协作产业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积极主动与内衣有关龙头企业寻找配套和协作,鼓励建立内衣产业链战略联盟,改变各自为战的孤立发展态势,促成园区企业在产业链上进行专业化分工,经过产业链整合产生巨大的成本节约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有效解决企业目前发展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促成园区上下游企业、同行业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材料采购、设备使用、生产制造、信息提供、市场营销、品牌创造、资本筹集乃至园区公共产品提供等方面开展广泛而又深入的合作。
4、组织产业活动,打造东莞内衣产业名片。目前,东莞有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化工、食品饮料以及文化产业等九大支柱产业。目前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企业竞争上升为产业竞争和政府竞争,归根究底就是区域经济的竞争,只有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名片,方能把握机遇。根据东莞目前产业机构与转型升级要求,东莞从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现代商贸、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创新金融、网络信息、文化创意、品牌会展和总部经济等软业态,使东莞的产业发展做到软硬结合。
为此建议政府牵头,成立东莞内衣产业行业协会,聚合内衣产业园关联企业举办东莞内衣博览会、内衣文化节、内衣模特大赛、内衣电子商务论坛等相关产业创意活动,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关联产业后加工项目,建立贴身衣物研发、贸易、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服务中心,完善融资、法律、营销、技术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贴身衣物知名品牌和面辅料生产加工企业,全面打造东莞内衣产业集群,引进来,走出去,加快东莞内衣产业聚合发展,形成一条完善产业链与高标准专业服务平台,力争三至五年内,联合本土知名企业将东莞内衣产业园区打造成全国知名园区、东莞市产业集聚区典范,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探索出“时尚定位、品牌拉动、集群发展、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将内衣产业园打造成东莞产业新名片、转型升级的全国样板。
5、优化营商环境,传承东莞亲商爱商传统。内衣产业集聚区政策实现“人有我有,我有人无”创新求变。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式的“联合许可制”,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根据园区企业对地方财政纳税贡献实行分级奖励或返还;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机器换人,落实到位;探索建立人才改革试验区;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综合服务。
该产业园区必将吸引众多关联企业纷至沓来,为推进东莞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增添蓬勃活力。
提案者: 郑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