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对电力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加,而违章施工对电力线路破坏造成的故障时有发生,导致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越来越大。电力线路是电网的关键环节,也是安全薄弱环节,预防与减少违章施工对电力线路的破坏是实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实际运行情况表明,电力线路通道内违章施工是电力线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在电力线路线行通道保护区内盲目施工、强行施工、野蛮施工等情况屡见不鲜,对电力线路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越发严重。

  目前,东莞电网电力线路长度达4000多公里,独立杆塔6552基。线路通道长度为1786公里,接近于东莞至北京的直线距离。随着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多项省、市大型工程项目在电力线路周围相继开展。截至2014年7月,东莞电网电力线路通道范围内的外力破坏施工风险点由2013年188处增至231处,东莞生态园、东南城际轻轨、市R2线轨道、滨海大道以及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工程等多项大型基建工程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当前,电力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点多面广,监控难度非常大,防外力破坏工作形势异常严峻。仅2014年1月至8月,我市共有7回电力线路因外力破坏导致跳闸且暂停运行,暂停运行时间超过130小时,损失负荷约271万千瓦。以7月1日的110千伏下排乙线跳闸事件为例,当天17时46分,因石排镇某村委利用水泥天泵车进行围墙灌注施工造成110千伏下排乙线短路跳闸,导线严重损伤,110千伏石排变电站10千伏 1段母线、2甲段母线失压,石排镇中心区、谷吓村、塘尾村、李家坊村、埔心村、赤坎村(包括工业区、商场、居民等) 等区域停电,损失负荷达26.03万千瓦。

  外力破坏对电力线路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危害相当严重。其不仅能直接造成现场人员伤亡,降低设备健康度,还会危及东莞电网安全供电以及引起一系列社会不良影响等。首先,外力破坏可能会直接导致了客户停电,甚至造成社会大面积停电;其次,给供电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还可能会直接影响政府客户、重点客户、重大建设事项或重要政治活动的可靠供电,给社会群众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落实防范外力破坏预控措施。

  办    法:

  (一)加强源头规划协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规定,建议市政府落实牵头部门协调市城建局、市路桥总公司、轨道办、各镇(街)住建局、各社区、各村委等建设单位做好新建公路、住房、绿化等规划设计,从规划设计源头上重视对高压线的保护工作。

  (二)严把项目施工安全关。建立相关法规规定和监督措施,明确要求新建公路、住房、绿化等项目承办部门协调工程承包单位在项目施工前必须落实保护高压线技术防范措施,报送保护高压线技术防范方案,在施工现场划定禁止施工区域和允许施工区域,采用隔离网、限高警示架、现场安装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

  (三) 建立三方沟通协调机制。市政府或镇(街)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供电局、施工单位三方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针对可能危及高压线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现场勘查、落实保护措施等。

  (四) 加强保护电力设施宣传工作。各镇(街)、社区常态化落实保护电力设施宣传,将保护电力设施知识纳入镇(街)、社区日常宣传计划,通过镇(街)、社区宣传栏、当地媒体、社区活动等宣传保护电力设施知识,让保护电力设施知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电力设施文化氛围。同时,提倡将保护电力设施知识纳入学生课外教育内容范畴。

提案者: 罗素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