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香(Aquilaria sinensis),别名牙香树、女儿香,为瑞香科沉香属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历史上东莞的莞香树受虫蛀或人为砍伤后,由木质分泌而出,经多年沉积而成,有特别的香气,故名“沉香”。“沉香”可作中药,又是制作多种香的主要原料。在诸多香料中,又以东莞一带所产的这种香料最有名,故称“莞香”。它是我们国家唯一的一个以地方命名的香种,也是在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名命名的树木。
莞香在唐代时由国外传入,宋代时,广东各地已普遍种植,尤以莞邑为盛。据《广东新语.莞香篇》记载:“莞香。以金钗脑所产为良……他所产者昔以马蹄岗,今则以金桔岭为第一。次则近南仙村,鸡翅岭、白石岭、梅林,百花洞、牛眠、石乡诸处……”。所提地名,均在我们东莞市。而莞香产销史,是东莞、甚至或许是全国贸易史上最激荡人心和最值得回顾的事情之一,香港也是因为莞香贸易而得名。“莞香”在东莞历史文化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它是东莞历史文化一个最清晰的符号!
时间如香熏袅袅飘远,转眼数百年,曾经辉煌无比的莞香种植和销售在历史的尘埃中渐行渐远时,我们扪心自问:难道就让这么悠久的文化精髓在我们这里消失?
有幸的是我市对莞香的种植和发展越来越重视,一些镇如寮步、清溪、大岭山等已开始重视莞香的种植和宣传,取得初步效果。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莞香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如把莞香花作为我市的城市形象宣传标识,把东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微博命名为“莞香花开”等等。莞香作为我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符号,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和名声远播。然而,当人们谈起莞香、想到莞香的时候,大部分市民却不知道“莞香”为何物,更不知道莞香花的样貌,甚至在我市的几大森林公园都难寻莞香的影子,这让我们不得不发出惊叹:“莞香,你究竟在哪里?”为此,建议加大莞香的种植力度,在我市的各大森林公园、大型绿化广场和一些绿化带引种、混种莞香,设立“莞香园”,将莞香作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以树为媒,借“香”搭台,弘扬莞香文化,让久违的莞香 “香”遍莞邑大地。
办 法:
一、以林业局牵头成立莞香树种植指导小组,负责莞香推广种植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指导。
二、在我市各大公园(主要是森林公园),规划合适地点,种植莞香树,命名为“莞香园”;在一些绿化带尤其是绿道旁引种莞香树,命名为“莞香路”;通过设立“莞香园”、“莞香树”标识,普及莞香知识,让广大市民熟悉莞香、亲近莞香。
三、市政府加大对莞香苗的培育支持力度,市财政给予专项扶持,采用免费赠送树苗等方式鼓励市民在房前屋后、阳台及宜林区域内大力种植。
四、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大力支持寮步等镇街举办莞香文化节等活动,举行莞香知识讲座,普及莞香知识,弘扬莞香文化,让广大市民熟悉莞香、爱护莞香、宣传莞香,让“莞香”融入莞人生活,“香”遍莞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