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让欧洲奥地利小镇哈尔施塔特非常震惊,因为中国一房地产商将在广东惠州复制此名镇。文化名人冯冀才在哈尔施塔特访问时受到冷遇,皆因此而起。

  无独有偶。2012年,又惊闻,虎门沙角炮台遗址被复制。复制品位于炮台遗址大门口,就是说,是观众进入炮台的必经之路,能够把不明就里的观众先行截下。

  报道称,鸦片战争时期的炮台遗址,如今被旁边一山寨展览馆“抢客”。日前,记者接到报料称,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炮台遗址正门旁一名为“炮台展览馆”的场所,有人摆出“爱心捐赠”的箱子,还向欲入内参观的游客强索“捐款”。据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一负责人表示沙角炮台遗址一直免费开放。此“展览馆”并非文物遗址,而是由一承包商自建的收费娱乐设施。

  事实是,这只是鸦片战争博物馆文化产业乱象之一。在其他各点均可看到此类现象,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门前一带的摊摊点点物件哪件不能打上复制的标签?更有甚者,无证照经营者比比皆是。海战馆门口威远炮台外侧一带基本是兜售贝壳等大路货为主的自由摊位,贩卖者选址进货唯一的标准无非就是蹭旅游点的光,沾点人气。无任何创意可言。可以说,鸦片战争博物馆文化产业几乎一直处于沉睡状态,与每年有着数百万观众量的博物馆极不相称。所以有人说,“全世界都知道虎门有炮,但是这炮却一直还没有打响。”这句话恐怕用于文化产业方面同样贴切。

  1.产业无组织,基本是各类散点摊位,卖珠琏的,贝壳装饰品的、兜售当季水果如椰子的,所谓“有奖气枪”等等,混在一堆。

  2.规模小型,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具备规模,也就几平米见方的小摊位。

  3.实力不强,几与路边小贩无异。一般前期投资不过几千元。

  4.无证照,几乎看不到任何工商执照、卫生证,包括饮食经营摊位,让人疑为有毒食品。

  5.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看看报道:(仿造沙角炮台遗址建筑中)一名女子摆出一个写有“请奉献一点爱心,参观炮台文物展,所收款项将用于文物建设”的箱子。记者想要进入该馆参观,却被这名拦路女子截住,坚持要记者捐钱才放行。“我们维护一年几十万元,你们不交钱文物谁来保护?何况我只是按照老板的意思办事。”记者“捐”了1元后方获准进入该馆参观。从业人员素质可见一斑。

  6.严重缺乏产业创意,除了博物馆内少部分书籍、工艺大炮等带有些许历史印记,其余几乎找不到可圈可点的创意之处。

  7.博物馆无产业发展自主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博物馆,对零散摊贩无法规范,更无法满足观众对博物馆文化产业的需求。

  总之,鸦片战争博物馆周边文化产业基本上是一旅游散档集市,只有屡屡被复制的小商品。与产业作品无关,更与文化无关。较之东莞万江区下坝村创意园区(此地被称为“东莞的‘798’——东莞文艺青年的新蒲点”)浓浓的文化创意氛围大相径庭。

  办    法: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倡导“文化立市”理念,以期文化产业能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文化是一个低耗能、高效益的产业,由文化部发布的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也提出,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十二五”期间要至少翻一番。倍增计划明确提出,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这意味着这一数值将在2015年倍增至8000亿元至9000亿元。

  鸦片战争作为省市龙头博物馆,希望市里整合各方地域、人力、财力等资源,出台并下发系列规划发展与决策性文件。为促进龙头文博产业顺利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设立鸦片战争博物馆与政府及部队相关部门专门对接机构,对周边地域资源实行整体规划,清除不符合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

  2.优化文化事业社会环境,建设文化产业创意平台。对文化的形态过去我们长期就看到一种,那就是文化事业,今天我们认识到还有文化产业这样一个形态。所以,文化具有两种功能,这就是教育观众,满足观众的功能;具有两种属性,这就是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具有两种形态,就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产业是事业的延伸,是社会效益走向经济效益的途径,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决不能以放弃事业发展为代价,鸦片战争博物馆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根本,事业是产业的依托。

  3.促进产业集群,创建近代史开篇地文化创意簇群。产业簇群具有分散发展不可比拟的优势,国际知名战略家波特认为,拥有声名显赫的产业集群正是发达经济之所以发达的原因,这些集群作为“本垒”,培育了所在国或地区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经济中不寻常的竞争能力。簇群化成为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产业园是产业簇群的一种表现形式。创建和发展近代史文化产业园,有利于改善文化产业布局结构,是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捷径。

  4.鼓励民资进入文博产业领域。为其提供和国有公有资本“一视同仁”的政策,提供同样的“国民待遇”。 鼓励多种所有制资本进入,可缓解文化产业融资难题,并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投资。拓宽融资渠道,设立文博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

  5.大幅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门槛,摒弃以利润为唯一目的功利性项目。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题材上的排头兵我们当仁不让,欲将产业做强做大必须有通晓近代史知识与产品开发的高素质产业从业人员。

  6.加大文博产业创意设计宣传推广力度,分批推出带有虎门LOGO创意产品。坚守历史底蕴,营造创意环境。始终以鸦片战争历史题材为原创源头,发挥扩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开发多类创意产品,如:假如道光皇帝当年的决策略有不同,鸦片战争也许是不一样的结局,林则徐亦不会成为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牺牲品,此类创意不妨用动漫方式来“游戏”。

  7.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鸦片战争历史题材创意赛事活动,从中选取优秀创意作品用于文博产业实践中。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也就是说用创意链接起来文化含量和产业规模,它的结合点就是在创意上。假以时日,创意的文博产业将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鸦片战争历史题材涉及面广,文化方面涉及茶文化、陶瓷文化等,题材方面涉及贸易、军事、毒品等,地域方面涉及印度、欧美国家等,这些无不为创意文博产品提供广泛的想像空间。

  8.将博物馆阵地有偿讲解服务一并纳入文博产业效益里。为有需要的观众提供更具体服务,促进博物馆宣教工作进一步开展,提高讲解员积极性,藉此形成良性循环。

  几年来,鸦片战争博物馆的游客整体有所下降,往年成批的国外观众已难觅踪影,这与文博产业滞后也不无关系。“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作为一重大历史题材,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都占有不能被忽视的一席之地,东莞市可以凭借这一题材作文章,乘着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东风,带动各区域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经济继续迈步向前,再续“东莞神话”。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