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异,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今“智慧城市”的概念深入人心,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已经成熟,正被广泛推广运用。
东莞曾经是以思想活,效率高著称的,因此过去三十年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但现在却有跟不上形势之虞。原因除了部分人有固步自封、小富即满的思想外,更多的是在深化改革面前止步不前,在结构调整方面步履艰难。具体表现为政府各部门工作效率相对低下,办事拖沓,与形势发展不协调;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市民安全感不高,幸福感不足;交通拥堵状况改善不大,且随着车辆增多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虽然近几年东莞市政府在这些方面都下了很大力气,但无庸讳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人民群众还不够满意。因此,实施“智慧东莞”战略很有必要。
“智慧城市”概念包括有“平安城市”、“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数字医疗”等领域,属于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技术范畴,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今年9月28日,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12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式颁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文件,把22个大中城市列为试点。建设“智慧城市”的工作正热火朝天的在全国推广进行着。广东省内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也纷纷推出建设“智慧城市”规划,显然我们东莞已经落后于人。
办 法:
一、成立建设“智慧东莞”办公室,由市政府牵头,市信息科技局等部门协同推动这项工作,制订规划分步实施,把建设“智慧东莞”的工作尽快开展起来。
二、与电信三大运营商开展合作,利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和资金实施“智慧东莞”建设,事实上中国联通已经与广东省政府达成战略合作。这是一项互利共赢的好事,企业有积极参与的意愿。
三、与国内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由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国内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都拥有建设智慧城市的成熟技术,他们大都有与东莞合作的先例。
四、把建设“智慧东莞”工作与东莞目前正大力培育的“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结合起来,促进“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为在东莞培育更多全国闻名的高科技企业创造条件。
五、考察学习国家试点城市的做法,借鉴他们建设“智慧城市”的经验。深圳、杭州、常州、扬州、宁波、温州等城市已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他们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此外,还应该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