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东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食品安全是建设幸福和谐东莞的重要保障。保障食品安全是人民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是一项合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

  但多年来,诸如变质米漂白制问题河粉、地沟油、塑化剂、有毒豆制品、超范围超量添加化学添加剂、重金属严重超标、病死动物肉加工食品、假冒伪劣毒食品等等问题食品泛滥,令人担忧。这些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已危及社会、经济和人民的安全。

  东莞现有一千多家食品及食品相关经营企业,部分食品企业安全意识薄弱,不负责任。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小作坊的生产经营条件差、卫生状况恶劣、工艺落后等,不少地下“黑窝点”、“黑作坊”甚至在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毒食品,这些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根本没有保障。

  办    法: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治本之策,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议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程,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积极完善食品安全保障的各项制度。

  二、落实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机制及工作职责。建议设立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以统一协调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问题;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监管部门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监管效果。

  三、加大监管查处力度,转变监管思路。严格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的准入制度;加强生产许可的监管,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严厉打击整治黑窝点、小作坊;加强整治违法添加剂行为;加强对食品经营全过程的监管,普查、巡查、明查、暗访相结合监管;建立食品溯源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并打击整治。

  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充实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力量,提高执法监管人员素质和能力,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效监管机制;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五、加强经营者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知识、法制法规教育的培训。食品安全问题的“根子”在生产经营者,建议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来提高其素质和食品安全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事故追究责任,促使其自律,使其守公德、讲诚信,依法生产经营,打造良好的食品经营秩序。

  六、严厉打击违法食品行为。黑心的商家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是没有道德良心的,必须加大惩治力度、打击力度和威慑力度。建议对违法食品经营者处以惩罚性的巨额罚单并一次性取缔,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最大力度打击违法食品经营行为。

  七、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的监管作用。加强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让人们识别并抵制假冒伪劣毒食品,增强人们的维权和监管意识;鼓励群众关心参与监管工作,对举报食品安全事件给予奖励,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全社会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提案者: 邓雪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