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它突破了传统线下商务活动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快速扩张、抗压力强的特性。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电子商务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里的重要地位,广东省也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是潮流,是方向,是革命。东莞能否在未来的电子商务潮中“分一杯羹”,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从京、沪、杭等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的城市可以发现,它们除了把握住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黄金时期,另外一个关键点就在于重视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打响本地品牌,确立市场主导地位,为推动电子商务产业整体发展打开了良好局面。阿里巴巴、淘宝网等品牌效应和对行业的带动作用就是很好的实例。从实际意义来看,本土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对当地税收的增长做直接贡献,还将极大地促进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做大做强,整体提高现代信息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抢占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制高点。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不乏基础与规模,也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相关产业支撑,企业发展潜力足。但与国家和省内先进地区相比,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电子商务发展仍相对滞后,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和龙头企业:

  一、具备“好土”,也不乏“好苗”。我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网民数量已初具规模,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攀升,本土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企业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可观,可谓基础扎实;淘宝网上30%的“网货”属“东莞制造”,闻名全球的制造业使东莞发展电子商务稳据“货源”优势;而毗邻港澳、商通深广的珠三角中心地理位置,以及水、陆通行和正在修建的轻轨,又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交通物流便利。有货源、地理和物流三大优势护航,可谓得天独厚;与此同时,东莞电子商务创新活动持续活跃,不断涌现如东莞制造、东莞市国际商贸平台、115网盘等本土电子商务品牌,镇街依托本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也有很好的集聚效应。

  二、独苗难成林,缺乏竞争力。一方面,东莞企业早期“务实低调”,并不像江浙、穗深等地般热衷于发展电子商务,以致从上世纪90年代萌芽的东莞本土电子商务产业至今未能形成有代表性的第三方平台和网商。到目前,我市大部分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仍处于支撑电子商务应用的初级水平,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也存在人才紧缺,发展受制约的问题,无法满足东莞庞大的市场主体对电子商务服务的高需求。本地的许多大客户、黄金客户更愿意选择与周边城市(如广州、深圳)的服务商合作,省外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如百度、阿里巴巴等也在东莞不断扩张。另一方面,东莞对本土电子商务企业予以重点扶持的政策欠缺,此消彼长,导致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如何在引进优质电商的同时,充分利用好本土优势,实现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全面而高水平发展,带动传统商贸向信息化时代过渡,是当前的发展关键,也是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关键。

  办    法:

  1.充分认识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意义。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提高我市内源经济、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集中资源鼓励本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和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主要做到:一是领导重视,成立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做好统筹,积极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政策给力,将电子商务列入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让相关政策惠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尽快出台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政策;三是部门合力,认识到电子商务发展是一个整体工程,其产业链涉及的环节多,只有各个政府部门联动起来,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才能实现资源整合,保证电子商务发展“一路通”。

  2.设立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纵观全国电子商务发展好的城市,无一不以强大的财政支持为后盾。近在周边的例子如深圳,市财政连续7年、每年集中2亿元专项资金用以发展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稳居全省之首;广州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也从“十一五”期间的每年6000万增加到“十二五”期间的每年1.5亿。以此为参考,设立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并由财政局牵头、协同经信局等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要有着重体现。此外还要大幅提升“科技东莞”工程中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专项资金额度,全力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3.建立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以我市支柱产业和各镇街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南城、松山湖、生态园等我市电子商务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为中心,统筹建立规模较大、辐射面广、配套齐全的产业园区。积极开展试点工作,配套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硬件设施,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电商总部进驻;一方面促进本土电子商务企业有效集聚,以点带面实现我市电子商务产业整体发展。

  4.培育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一是要积极引进有意将总部设立在东莞的大型电商企业;二是科学统计和分析东莞B2B\B2C\C2C等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情况,建立优势企业储备库。并由经信局牵头,市外经贸局、发改局、金融工作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形成认定机制,筛选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争取在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领域培育1-2家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利用品牌效应,宣传推广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让我市更多电商企业受益。

  5.建设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一是以我市职业教育为抓手,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或培训,尽可能实现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的校、企、园合作培养;二是针对电子商务人才特点,制定并完善电子商务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培养电子商务高端人才,同时支持电子商务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来莞发展。建立我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数据库和专家库,逐步形成适应我市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人才支撑体系。

  6.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利用电子商务带活传统商贸,重点支持我市五大支柱和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扩大产业集聚发展效应;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开拓内外销市场;还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本土金融机构建设在线支付平台,完善电子商务技术配套和与各行业的对接;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信心与认知度,各级政府部门以电子化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服务,促进公众信息资源上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莞货”的口碑,借助“广货网上行”“世界莞商大会”等契机集中推广一批具备实力、信誉的“莞式电商”,打造我市电子商务的特色品牌,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发展。

  7. 引进优质电商企业总部助推发展。在大力扶持本土电商企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地缘产业和政策优势,积极引进一些愿意将总部迁到东莞的有规模、有潜力的企业落户东莞,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电子商务产业高地,助推东莞制造业腾飞,加快东莞经济的崛起。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