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市已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形成了多行业并存的全球优质制造产业链。但由于金融危机、人口红利等拐点的到来,之前的外向型订单经济已难以为继。一方面,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流向成本更低的地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也在通过高端制造业的回流,以拉动本国就业,解决本国的经济危机。面对现状,东莞的企业普遍存在转型需求,试图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异地设立生产基地、启动内销等多种措施摆脱困境。但其中很多企业通过传统渠道拓展国内市场时,遇到诸多困难,比如:推广成本高、人才不足、客户拖款、渠道混乱等导致投入产出失衡,从而对内销市场望而却步,直面现实,东莞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把优质的制造产业链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办 法:
1、依托加工贸易企业母体,通过电子商务创“淘品牌”,实现品牌的弯道超车。启动内销,品牌先行。自主品牌已成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内销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东莞企业应在加工贸易和品牌运作两个方面“双轨”并行,互为补充,以母体支撑孕育内销品牌。
2、重视设计,在几十年优质制造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设计带动企业的产品创新。
3、东莞本土的制造业人才充足,但在渠道网络、品牌运作、IT等其他方面人才不足,因此,应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比如:在公共交通节点附近(如:高铁站、轻轨站等)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园(满足有些人才存在东莞工作,穗、深居住的特别诉求),以东莞的低生活成本洼地效应吸引广州、深圳等地的高端电子商务人才。
4、电子商务与线下体验店互动。电子商务可以改变传统渠道覆盖面窄的弊端,通过物流向小城镇辐射,因此,应鼓励在莞工作过的全国各地务工人员加盟东莞品牌,实现东莞品牌在全国的覆盖。
5、金融、财税支持。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时由于电子商务是新兴产业,对于初“触电”的企业来说,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及税费优惠。
6、很多莞企想“触电”,但对电子商务缺乏了解,因此,政府应对莞企加强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推广。
7、物流布点,降低物流成本。可联合莞企在全国合理布局物流基地,在国外设立海外仓,为东莞中小企业开辟国内外B2C市场,改变物流瓶颈。
8、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培育垂直B2C电商龙头。东莞应充分挖掘服装、毛织、鞋业、家具、电子等产业在全国、全球的比较竞争优势,整合行业资源与淘宝、腾讯等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在垂直领域细分市场孕育出行业龙头。
9、未来的商业模式定制是主流,它的要求是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平台化协作,所以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用技术的手段把零售环节做得比以前效率更高,B2C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的未来是供应链实时协同,东莞应在多年制造业发展所积累的产业链存量资源基础上,实现柔性化生产,在C2B电子商务趋势来临之际,与阿里巴巴实行战略合作,把握先机!